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谢青松:谁是你生命当中的王子?

时间:2018/12/3 10:38:17|点击数:

  在童话故事《灰姑娘》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为了阻止灰姑娘参加王子的舞会,继母和两个姐姐故意把一袋豆子撒在灰里,要求灰姑娘挑捡出来。第一次要求灰姑娘两个小时内捡完,灰姑娘做到了,她们马上倒掉豆子;第二次要求灰姑娘一个小时之内捡完,灰姑娘又做到了,她们马上再倒掉豆子;第三次要求灰姑娘半个小时捡完,灰姑娘还是按时完成了捡豆子的任务。在这个故事当中,捡豆子显然是一个无聊的游戏,它唯一的意义在于浪费灰姑娘的时间和精力,进而阻止她参加王子的舞会。然而,继母和姐姐的阴谋并未得逞,幸运的灰姑娘在鸽子的帮助下顺利捡完了豆子,最终参加了那场改变人生的舞会,见到了年轻英俊的王子。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反思,不难看到,在我们的生命历程当中,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类似于捡豆子的事情上。诸如,我们学习了很多对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都毫无裨益的知识,积累了太多看上去重要但实际上并无价值的东西,甚至不断陷入一些人际纠纷和是是非非当中……为这些“豆子”,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个集体捡豆子的环境当中,大家都热衷于捡豆子,也习惯了捡豆子,甚至被那些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豆子(其实可能只是塑料豆子)所迷惑,并以此为荣、乐此不疲。在社会上,谁的豆子捡得更多,就会被认为是“成功者”。豆子捡多了,我们便逐渐忘记了,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参加王子的舞会,见到心仪的王子。但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始终会有一个声音,那个声音可能很微弱,却很真实:我要参加舞会,我要见到王子。

  那么,究竟谁是我们生命当中的那个王子? 或许,对于一位母亲来说,孩子就是她生命当中的王子,家庭就是她的舞台;对于一位学者来说,真理就是他生命当中的王子,书桌和讲堂就是他的舞台;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作品就是他生命当中的王子,工作室就是他的舞台;对于一位求道者来说,那个真正的师父就是他生命当中的王子,道场就是他的舞台……在这一生中,找出自己生命当中的王子,参加那场改变人生的舞会,比积累一大堆华而不实的豆豆,显然重要得多。

  中国古代的圣哲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实际上就是教导我们做减法,尽可能少捡那些华而不实的豆豆,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那位心仪的王子,参加那场改变命运的舞会(对于老子来说,就是求道、悟道)。老子还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一个事物表面看来好像是在减损,而实际上并未减损。一个懂得做减法的人,他会尽可能少做那些无意义的事情,到了最后,虽然失去了一些“豆子”,但赢得了“王子”,何者为得?何者为失?

  找到自己生命当中的王子,参加那场改变命运的舞会,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知道此生为何而来,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追求什么。正如一个瞥见了真理的人,必然不会驻留在谬误当中,一个人只要见到了王子,自然不会再热衷于捡豆子。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还有必要继续盲目地去捡豆子,甚至攀比谁捡的豆子更多吗?

  (作者系云南省道德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作者:云南省道德研究院/谢青松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