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熙:推动云南农村教育发展 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时间:2022/3/8 15:35:47|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突出,这直接导致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成为影响云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短板。
教育是基础性、管长远的工作,必须通过构建乡村教育振兴的长效机制,发挥好人力资本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引导和鼓励人力资本向乡村配置,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促进云南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不仅关注民族地区教育资金、教育设施等显性成果和“短、平、快”效应,更要重视教育心理、教育态度和教育行动等隐性效能的改变。通过政策解读、典型示范等方式树立科学教育观,培养人们的长期教育投资观,提升民众对教育的实际获得感,激发他们通过教育脱贫致富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另一方面发掘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在尊重和了解当地人文地理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少数民族对自身条件和资源禀赋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通过职业学习、终身学习、参与式学习等多种形式传播科学发展理念,赋予少数民族知识技能以培养生产性人力资本,以及习惯、视野、信念等综合性人力资本。
二、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供给侧改革力度,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一是实行差异化的教育投入政策,弥补不同类型教育发展的“短板”。在既有的宏观政策下,综合考量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自身素质以及教育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和显著差距,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发展情况,在教育资助比例、资助额度等方面,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真正将教育资源有效分配到基础薄弱学校和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上。
二是以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致富能力。在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和社区,建立和发展各类正规化全日制职业中学、技校、中等专业学校;在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在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在普通中学开设实用技术课程。从招生录取和学业资助两个方面,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免学费和资助的覆盖面,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帮扶+农村经济组织帮扶+驻村工作队帮扶”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帮扶+农村经济组织帮扶+特色产业帮扶+雨露计划培训帮扶”等方式,提高直过民族的致富技能和能力。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按教师中各类职称和各类学科的比例重新核定教育系统编制和岗位设置,提高师生比,以满足小规模校点的教师需求;从省级层面建立与民族地区教育相适应的教师工资奖励制度和福利优待机制,鼓励更多教师坚守民族地区教育;进一步完善中央支教选派工作经费使用办法。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筹使用支教选派经费。如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筹使用部分资金用于跟岗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等。
三、创新育才、引才、留才机制,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方式
一是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机会。有效落实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向少数民族初中倾斜的政策。瞄准少数民族相对贫困地区高层次人才短缺、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不足的现状,以地域型高等教育为主,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应用技术型专业,培养地区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
二是各地方政府还要顺应农村返乡创业潮的趋势,加大政策供给,破解影响返乡创业的政策壁垒,给予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学生等就业创业更多的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补贴工资、社会保险等方式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留得住、干得好。
三是激活本土各类人才的致富潜能。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本土致富能手把事业做大做强,让他们在特定的区域种植特定的产品,成为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努力成为乡村振兴力量中的生力军。
四、加强不同主体的协商与合作,构筑农村教育发展治理共同体
一是进一步发挥好国家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国家在教育发展中顶层设计的主导作用,统筹全局,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积极引导市场和社会参与农村教育发展方方面面,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创造协同共治的自由空间。
二是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激励机制。简化技能培训类与扶贫类社会组织的登记程序,积极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和税收减免等支持政策;为社会组织提供非资金方面的支持,如优化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制度环境,为社会组织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及帮助社会组织与其他参与主体沟通协调等。
三是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制定相关社会服务的实施方案与细则,鼓励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通过公平、公开竞争方式参与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中来,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培训等相关服务;政府应加大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等增量资金向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或者爱心人士成立教育扶贫专项基金,不断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发展的方式。
(执笔: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农发所 张云熙)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