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韧性城市建设
时间:2021/1/26 9:56:55|点击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历经数十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的自然风险和不可持续性挑战逐渐凸显。进入新时代,为实现城市建设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范式的转移,中国的韧性城市建设应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前提下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特别是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需要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创新。
城市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和威胁城市居民健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的疫情,我们生活的城市表现出了脆弱的一面,也成为制约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韧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韧性”一词最早应用于机械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学科,后来被拓展至城市学与规划学研究。到二十世纪90年代末,韧性城市正式进入规划学科的视野,人们开始在城市规划中通过调整社会框架、提升基础设施能力来预防未来冲击。
韧性城市建设涉及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城市的环境脆弱性问题。脆弱性的概念不仅指城市本身易受到某种灾害因子的损害,还指城市中生活的人类群体,也是社会生态中增加伤害风险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城市脆弱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环境脆弱性与城市社会脆弱性。就城市环境脆弱性而言,由于规划设计与建设等原因,城市中的建筑物和环境都具有脆弱性的特点;城市脆弱性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它的修复也应当由人类自己来实现;就城市社会脆弱性而言,脆弱性群体被认为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缺乏物资的、情感的、认知的或者社会的资源,资源的缺乏能够解释他们在灾害和日常生活中受到的非均衡伤害。韧性城市建设就是要减少城市中的脆弱性,增强城市生态韧性与社会韧性的过程。
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新征程上,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韧性城市。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韧性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我国城市建设的方向。
韧性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韧性城市建设的方向。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都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城市环境脆弱性、社会生态脆弱性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韧性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探索人民的主体性在城市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使每一位市民都认识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和改善与自己息息相关,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韧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听取市民的建议,使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让人民的主体性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韧性城市建设的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除了增加城市环境韧性以外,城市中的社会生态韧性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韧性城市的重要内容。城市中的社会群体脆弱性包括了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等,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完善各项社会政策,努力提高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
二、坚持以系统治理体系建设韧性城市
探索构建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衔接的系统之路。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系统科学,特别是系统生态学在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认为生态是一个系统,它的各个组成部件之间相互联系,任何一个部件的损坏都会影响到整体走向。要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城市生态各要素以及城内城外、地上地下,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一是建立城市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开发格局。构建以城市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详细规划为基础,全域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从制度构建的高度,把城市系统发展的普遍理想与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结合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韧性城市作出全新的设计,为现代化韧性城市建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
二是强化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推进城市生态空间整体约束管理,探索建立切合实际的城市空间用途管制政策体系、运行体系和监督体系。要提高城市系统治理水平,推动系统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遵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导思想,既要加强城市风险防控,因城施策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也要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提升城市系统治理效率。
三是转变单一的城市环境治理等“单向治理”,实施全域综合整治、推进城市的建筑与山水林田湖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系统治理”转变,遵循自然地理格局和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韧性城市建设亟须改变粗放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坚持以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设韧性城市
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其核心要旨在于强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性。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来统筹安排各方面的工作,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不断增强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促进韧性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指导下共建共治共享韧性城市治理格局。在具体实践中,要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遵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统领、协同发展、整体治理,切实做到城建工作一盘棋、不断提升超大城市资源配置和辐射能力、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指导下构建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进入新时代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执政使命所在。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为目标,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指导下实现新型城镇化。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发挥中小城市的积极作用,形成城市群和都市圈中不同规模城市市场化配置要素和资源的合理布局。抓住信息科技广泛应用的契机,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支撑的韧性城市,不断提高城市安全性、城市现代化,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和智慧化治理。
[作者: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科研处 刘婷;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韧性理论视角下的哈尼族异地搬迁与社区重构研究》(批准号17BMZ098)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