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秦会朵、范建华: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2/11/11 14:48:50|点击数:

  作者简介

  秦会朵,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助理研究员;范建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发文明确提出以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面向。一方面,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文化产业助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自身的多重属性决定了其对挖掘乡村多元功能价值,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内在动能。同时,文化产业以助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着力点,以文化创意赋能传统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活化农耕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新乡贤文化,实现乡村治理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持续性,形成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抓手。为探索文化赋能、市场导向、产业兴旺的新发展路径,作出积极努力。着重从文化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催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全产业链联动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挥主体功能作用,构建科学合理、良性发展的人才链等几个向度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新的思考。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世界经济复苏脆弱,生态环境增压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粮食安全问题更是日益紧张,2022年的“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推进显得尤为关键,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两条底线,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以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和方式助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如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文化、经济的双重属性价值,以及其本身的“无边界性”和易融合性,加之其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式,在新一轮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乃是题中之义。

  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2022年3月21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年来,首次发文明确提出以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面向。

  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文化产业的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乡村振兴要统筹规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全方位、多向度同步推进。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同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要全要素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既可作为生产资料,也可成为产业创意转化的源动力。通过文化创意赋能,助推特色优势资源向资本转化,提升乡村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从而增加乡村产业造血功能。

  乡村振兴需要绿色、高质量发展动能的注入。乡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乡村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追求,满足城市群众对田园生活和乡愁记忆的向往,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严峻期,乡村振兴必须以兼顾生态为前提,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这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绿色变革,事关广大乡村人民根本福祉,事关乡村社会文明和谐。而文化产业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资料,以创意为内核,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技术为支撑,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可持续发展动能强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以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多重功能属性与价值,构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链,可以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乡村振兴需要发挥乡村资源比较优势,扬长补短。新结构经济理论提出,驱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在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企业自生能力三个方面,经济结构升级是遵循“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行。其中“要素禀赋”是支撑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要素,是决定市场竞争中比较优势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村农业农民被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来源,农村地区发展长期局限于农业及农副产品生产。随着科技革命使现代化进程加速,作为农民及农村地区主要生产资料与经济来源的农业早已不再具备比较优势,而要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在稳住农业基本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优化与凸显乡村资源禀赋,定位乡村资源的特色比较优势,如农耕文化、非遗、节庆文化、民间手工技艺、民族风情、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等,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是题中之义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化,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丰富乡村产业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路径。从文化产业的功能属性维度以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向度来看,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何以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

  文化产业的多重属性价值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从功能属性看,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公共属性等。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强易融性,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农民稳步长效增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人口的盲目流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能够促使人们对乡土文化、农耕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推动优秀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的当代解读,包括对非遗、节庆、民间手工技艺等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乡规民约、家风民俗等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能够联动乡村文化建设共同推动乡村道路、网络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推动乡村新社会资源、新治理建设,为乡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内在动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是一种数字化、混溶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式,是一种以创意创新为核、以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化发展路径。在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双向作用下,乡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势必会要求乡村充分挖掘和发挥要素禀赋与资源的潜力,精准把握文化消费主体的文化需求,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体验、新模式,为市场提供质量优、品质高、创意佳、价格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市场文化需求牵引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以乡村文化产品供给培养新的文化需求,实现文化产业供需关系的动态良性平衡,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内在动能。

  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着力点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着力点,凝聚力量,为乡村铸魂,为振兴助力。

  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发展

  聚焦文化产业,全方位推进乡村发展。依托乡村优势资源,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以文化创意赋能传统产业,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业态,延长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推动农业、手工业与文化、旅游、生态、教育、商贸、康养等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融合发展和协调发展。

  1.文化创意设计赋能乡村特色农业发展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农业为基底,通过创意开发向市场价值转化,为传统农业及农副产品生产提供新的发展维度,通过提炼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元素,将创意思维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全过程,把艺术设计、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休闲旅游等联动起来,形成一个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路向、开拓新空间,并实现价值最大化。文化创意设计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目前更多体现在以创意元素的形式融入传统农业和农副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之中,包括产品创意、服务创意、环境创意和活动创意等,试图构建起一种创意休闲农业模式。在产品创意方面,主要是在产品功能、种类、外观等方面融入创意艺术元素或赋予文化新意,通过创意设计包装打造创意农产品或开发制作成艺术品、纪念品等创意产品,实现普通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提升。在服务创意方面,主要体现在农事生产的体验、农业科教的互动参与等,突破单向产品创意思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入文化、教育元素,为消费者提供体验式、参与式的创意农业产品服务,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双重价值提升。在环境创意方面,以创意设计理念为主,融入建筑、艺术、美术、美学、情感等元素,营造特色乡村文化氛围、农事与人居环境。在活动创意方面,联动全方位农业创意设计,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创意人居环境,结合针对性市场消费圈的文化消费需求,从农业旅游产品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主题式体验式创新,如农事体验、农业课堂、认植认养、特色民宿、郊野探险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创意活动,提升消费者的体验价值。

  2.特色手工技艺推动乡村手工业发展

  特色手工技艺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具有独特性、实用性、审美性等多重特性的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技术价值及经济价值,常见的主要有金属、木具、石器、土陶、布艺等门类,其产业化模式主要是以特色手工艺品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或提供服务进行消费从而实现非遗传承传播和经济增收的多重价值效益。《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将“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单独列为一个重点领域,提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生产,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手工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经济附加值。以云南鹤庆新华村为例,经历四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手工技艺产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乡村转型,形成以鹤庆银器锻造技艺为代表的特色手工艺产业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双轮驱动下,新华村整个村寨从银子毛料到材料延压打磨、塑形、艺术加工再到销售,形成完备的生产网络,并构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前店后坊”的生产格局。新华村在充分挖掘特色手工技艺、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将技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地制宜推动优势资源的开发与转化,从而推动新华村成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以特色手工技艺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为核心价值的民族工匠村,成为以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典型代表,成为以手工技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个案。

  3.文化旅游消费带动乡村服务业发展

  充分挖掘乡村特色化、个性化、差异化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借助国家、省、州市、县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扶持,依托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田园风光,以及特色民居建筑、民族民间风俗,融合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建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充分搭借旅游产业的人流带动效应,以特色农旅项目、节庆、演艺、非遗、音乐艺术、特色民宿等为核心吸引物,促使游客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等“在地性”多元消费结构,加之电商服务的日益成熟,文化旅游消费形成的产业集聚、人才集聚、技术集聚、资本集聚,为乡村大量的人口就业、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服务等提供支持,实现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即农业转服务业、农民转服务业主的转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新华村为例,截至2021年底,新华村(以南邑村为主)近89%的人口从事银器手工艺品制作、销售、运输、旅游咨询、旅游服务、餐饮、住宿等二、三产业,间接带动新华村周边县镇就业人口约5000人。随着特色银器小镇后期建设陆续展开,传统民族工艺游学、民俗文化体验、演艺、摄影、湿地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多元业态的培育,预计到2025年,相关文化旅游产值将突破百亿元,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就业人数将超过2万人。新华村走出的这条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主体,以政府引领,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村民生产合作的乡村发展路径,是一条以产业支撑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是真正能够带动乡村区域人口脱贫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

  中国自古就是个农业大国,中华民族的魂脉在乡村,以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等共同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就蕴涵于乡土文化之中。我国自1904年开启乡村建设实践的元年,历经百年一直未停止对乡村建设路径的探寻,从20世纪起因国家权力向乡村延伸致使乡村“良绅”被驱逐,乡村秩序被打破;到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国家主导的以乡村土地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等重要乡村建设探索,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快速推进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致使农村人地疏离,原作为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农业的主体地位正在被解构,原围绕传统农业而建构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被改变,乡土文化在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碰撞中日渐式微,中华传统文化随着乡土文化生态的演变也发生变迁,乡村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现代危机,乡村的衰落成为显性态势。

  面对新时代乡村建设新要求,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支撑乡村建设,以文化振兴、生态振兴赋智乡村建设,以组织振兴保障乡村建设,乡村文化产业成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乡村建设的不二选择。文化产业主要依托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与文化多元价值,包括重新审视与挖掘中国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与活化农耕文化,培育新乡贤文化,通过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促进乡村农耕文化资源、非遗资源等与现代文化消费的衔接,促使乡村丰富多元的乡土文化以产业化、市场化方式在消费过程中得以传播、弘扬,实现乡土文化生产性、活态性保护与传承。特色文化产业式的生产性、生活性传承突破了单一传承人式的固化保护与传承方式,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链长的优势,在生产服务端,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服务者首先汲取了承载着村民情感、智慧的文化记忆与技艺记忆,客观上促使乡土文化的内生性延续与代际传承,即乡村文化建设内生动力来源;在消费传播端,乡村特色文化以产品、场景体验、文化服务等多样形式被进行消费,在消费中促进乡土文化的对外传播,充分体现乡土文化的比较优势,提升乡土文化在大众消费中的认同感,增强乡土文化的大众接受度,尤其对于知识分子与年轻圈层而言,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可以吸引这批具有高知识储备、高创意思维、高时尚审美的群体进入乡村成为新时代乡贤。高层次人才集聚,带动乡村艺人、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本土人才振兴,形成乡村多元人才的良性互动,深度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

  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乡村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基层治理功能。以文化建设带动乡村文化主体治理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转变基层领导干部的乡村治理观念,强化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凝合治理的内在推动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在产业现代化的影响下,培育出一批新乡贤,探索符合实际的新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机制,如新华村的自发性互助组织——帮辈、商会、协会等,以传承人、工匠能人、企业家为代表的新乡贤们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新华村已率先开启了地方基层政权组织主导下的能人治村、精英治村的先河,实现了群众参与、基层服务、多元治理、乡民共治的乡村民主自治。

  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

  文化赋能,深度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紧扣乡村功能和价值的多元性破题,全力深耕乡村特色产业价值、特色文化价值、优良生态价值、优秀人才价值等优势资源,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原则,以创新引领带动,其中重点深耕乡村特色产业价值,通过特色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创意赋能,采用产业提档升级、产业跨域融合,推动乡村功能拓展与价值创新,构建产业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全价值创新链,着力推动乡村传统农业的文化创意赋能,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以突出比较优势的核心产业为主导,兼顾传统产业、战略性产业同步协调发展。重点深耕乡村特色文化价值,“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乡村文化本身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差异性和多样性,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功能和价值,对包括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非遗、节庆文化等乡村文化资源禀赋进行科学分析,研判符合乡村发展的比较优势。如新华村是一个典型的白族村落,新华村人对其特色文化和价值观点有着极强的信念感和认同感,对帮辈文化、商帮文化等为代表的传统乡土文化以及节庆文化、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极为重视,也正是对于商帮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传承,对于帮辈文化团结凝聚传统的坚守,新华村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集聚、人口集聚以及“同乡同业”的产业结构。重点深耕乡村优良生态价值,挖掘和培育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田园风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结合乡村长期以来奉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重点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风貌提升,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生活方式健康化、乡村环境优美化和生态文化产业化。

  科技助力,催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技术要素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要素,技术革新是产业内在发展动能的活力,推动传统比较优势转化为新的比较优势,从而适应时代、市场、需求等成为新的产业竞争力。持续性的技术革新,是将资源从低附加值的产业重新配置到高附加值的产业中去的重要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多样化和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重点推进科技向乡村传统产业渗透,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分类细化、分工细化、市场细化,为文化创意附加值的提升提供可能性。尤其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类产业而言,技术革新可带来全工艺链的技术改革,避免大量基础重复性劳作,压缩生产时间和成本,提升工艺产业的生产效率,推动劳动分工的细化,可促使工艺技艺更为精湛、创意设计更为丰富、文化附加值提升更为明显。重点推进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数字技术下沉乡村文化产业领域,以“上云”联通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运用虚拟现实、裸眼3D、交互投射等新数字技术,打造云演艺、云展览、云度假、云游戏、云种田等数字化场景,“赋智”重塑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将数字技术融入特色文化展示与演艺,让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物“活起来”,增强对乡村多元文化的深度挖掘与技术复原投入,“用数”开发体验式、参与式虚拟文化消费与旅游体验。

  打造全产业链,实现城乡一体化

  全产业链打造是以乡村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将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链接成有效衔接、有机关联、配套协同的完整产业链条。全产业链的生发机理,是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以各个主体链上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工坊或家庭农场、农户以及相关科研团队、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者等联合协同,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建构起农业+文化+旅游+教育+科研+康养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架构。目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难题,一是产业集聚性弱,单打独斗的现象普遍;二是附加值低,知识产权意识弱。重点推进产业链顶端研发,以生产、销售、运输的产业链不具有长效竞争能力,需要在设计、研发、服务、品牌等产业链重点环节下大功夫,围绕乡村特色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对全产业链打造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业务咨询、技术支持和政策帮扶,放开贷款金额,借助网联网便捷优势,经济拓展渠道,构建以现代电子商务为主要平台、传统营销为辅的现代营销网络,提升乡村产业品牌化塑造。重点推进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以发展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的传统村落或特色小镇,打造以特色产业+旅游产业双产业,以特色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和网联网引擎“三引擎”,形成产业链架构,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产业带动旅游集聚、消费集聚以及产业集聚,这样就形成大量人口的集聚,包括稳定性和流动性的,两种人口集聚效应共同对乡村居住、交通金融、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提出需求,双向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参与主体联动,构建科学合理、良性发展的人才链

  人才保障包括技艺传承人才、技术创新人才、企业管理运营人才等,是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是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文化产业从政策导向、产业管理、核心技能、数字技术、市场营销、理念创新等多维度、多向度对人才链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重点推动人才结构优化,形成长效机制,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乡村区域产业发展制定具有实操性的规划、政策,注重政企联合,引进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持续加强对本土各级非遗传承人的扶持,深化人才多元联合培养模式,加强对数字化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注重对创意设计理念的人才培养与引进。重点推进联合培养模式,拓展参与主体。对于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技艺型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而人才的流失对于很多特色文化产业门类而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转变人才培养思维,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乡村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不仅可以带动当地人员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技艺爱好者加入,拓展产业参与主体的联动范围。双向度推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优化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制度,搭借国家每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展的系列培训活动,主动选派有潜质的人才进一步拓展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以及创意设计能力和现代美学观念的提升。

  结语

  应对乡村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在稳住农业基本盘的基础上,兼顾生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比较优势,稳步推进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目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资料,以创意为核心,低消耗、高附加值的绿色低碳产业,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不二选择。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乡村多元功能价值,优化凸显乡村资源禀赋,定位乡村资源的特色比较优势,如农耕文化、非遗、节庆文化、民间手工技艺、民族风情、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比较优势,以文化创意赋能、科技助力传统产业、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业态,打造全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构建人才链,推动农业、手工业与文化、旅游、生态、教育、商贸、康养等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融合发展和协调发展,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凝聚力量,为乡村铸魂,为振兴助力。

来源/作者:《理论月刊》2022年第6期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