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涵养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
时间:2022/8/12 9:36:46|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家风家训文化,自先秦起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智慧,在中国君子人格塑造、传统家庭伦理建构、社会风气营造、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挖掘、整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是探索中华文明核心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把握其精髓,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让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成为涵养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的沃土。
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为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培养提供丰富的思想内容
传统家风家训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等重要关系都有着智慧的思考。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为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储备了丰厚的精神给养。
“立德”是中国传统家风家训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基本前提,而立功、立言是立德的自然结果。在家训史上,周公在家训《康诰》《酒诰》中告诫康叔,在治理封地时要敬天爱民、尚德重教。司马光在《家范》中指出,为人之祖应该学习圣贤,给子孙留德、礼、廉、俭而不是金银财物,告诫人们遗德比遗财更是造福子孙。曾国藩在给弟弟的家书中也强调,做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件事靠得住。“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家庭中注重教育后代要遵循自性本心、顺应自然之道,彰显了崇高的人伦价值。
“勉学”在中国传统家风家训中也是备受推崇的一个方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勤学苦读是人登堂入室、进阶致仕的途径,也是人明理崇德、启智达观的钥匙。王夫之在与侄子的通信中说:“读书教子,是传家长久之要道。”《颜氏家训》教导子弟要勤学时说:“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清初宰相张英在《聪训斋语》中从勤读、勤思、勤习、勤作等几方面详细教导子孙们该如何为学,并对读书有一番独到见解:“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读书之人,自有一种通达由内而外散发,知识的积累、学理的涵养,乃至阅历的丰富,能使人多一份笑看人生的淡定从容。
“和家”是中国传统家庭中最重要的文化内核,家和才能万事兴。家庭不仅是中国人血脉关系的纽带,更是连接中国人精神情感的纽带。《袁氏世范》中提出,要父慈子孝、均爱诸子。《孝友堂家训》中说,父守父道子守子道,兄守兄道弟守弟道,元气团结是家道隆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治家格言》认为要忠厚传家:“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讲孝悌、有秩序、睦亲邻,这些都是一个家庭能够长者有其尊、幼者有其倚、亲者互关爱,和顺兴旺的重要因素。
“戒贪”是中国历代家风家训中经常对后人的警示。拒金不受的杨震要求子孙们要清正做人,他宁愿让子孙过俭朴的生活,也不为他们谋财富。包拯立下规矩:“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林则徐写信告诫儿子:“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样的警钟声在中国古代家训史中长鸣于耳。在心中竖一把戒尺,为的就是让后代能明白,做人须戒贪,行止须有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为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培养提供生动的教育方式
中华优秀家风家训文化的当代价值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教育方法上:养正于蒙、言传身教、严慈相济、知行并育。这些世代传承、行之有效的家教方式,为今天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方法。
养正于蒙的家教方式。早在西周时期,这种早教的理念和方法就已有之。《尚书》记载,妇女怀孕后,“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周易·蒙》则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认为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德行的方法,应该施行于教育过程中。颜之推在《教子》篇中也倡导家教应该始于婴孩,“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司马光继承并发扬了家庭教育中的早教传统,他设计了家庭蒙养程序,对不同年龄应进行什么内容的教育进行了详细安排,并把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强调家庭教育是循序渐进的。
言传身教的家教方式。家庭教育、家风的形成不止于纸上言间的面命耳提,而是通过一代代人言传身教、躬身践行,不断现实地展现在生活中的生动存在。曾子家贫,但是为了兑现其妻哄馋肉的孩子吃猪肉的戏言,便回家动手杀猪,其妻不解,他说:“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东汉明帝的马皇后为了扭转前朝骄奢之风,从自身做起戒奢从俭,对皇子公主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清初宰相张英以一首《让墙诗》劝导家人,无论为官还是做人,都应该平易谦逊、有容人雅量;他为家人作出了榜样,也因此成就了一条流芳百年的“六尺巷”。对孩子的培养,在于言传更在于身教,正如曾子所言,父母是孩子最原初、直观的效仿对象,父母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严慈相济的家教方式。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家教当严还是当慈的探索,《管子》中说:“为人父者,慈惠以教”,《韩非子》中则认为“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在后世的发展中,严慈相济的家教方法逐渐确立。颜之推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元代郑文融等修订的《郑氏家训》坚持“立家之道,不可过刚,不可过柔,须适厥中”的原则,家规中对何事当奖、何事当惩有明确的规定。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充斥着很多可变因素的过程,父母之教子不能只惩不奖,也不能有过就苛责;张弛有度、严慈相济的家教方法才能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教育需求,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知行并育的教育方式。将道理通过使其读书、诵诗、临帖、习文,或者父母长辈亲授等方式教诲孩子,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在具体的事情中去实践,这种将知与行结合起来的教育方法,在中国家训史中也被经常运用。汉高祖刘邦教导太子要多读书勤练字,并要求他呈上的奏议必须自己写,不能由他人代劳。为了使儿子专心读书,韩愈把儿子送到城南别墅,并作《符读书城南》一诗进行训示:“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诗中借用典故告诫儿子,木头按照一定规矩制成器物,就在于匠人的劳动;一个人要想成才,就必须踏实读书。曾国藩教导家人要知勤知俭,同时要求他们要知农事、做家务,体尝过日子的不易,促使他们戒骄戒躁、自立自强。
三、用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为当代青少年“提气”
青少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未来。新时代的中国年轻一代,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
古老的中国在新世纪的霞光中焕发着勃勃生机,那些在千年岁月长河激荡中留存下来的民族文化精华,正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最可宝贵的精神后盾,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我们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中国传统家风家训中,崇高的道德追求、勤勉进取的为学态度、睦亲友善的为人风范、清正自持的处事准则等,这些是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中国社会现存的道德问题,我们重拾文化自信、为当代青少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底气;从娃娃开始抓好教育、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宽严有度奖惩并行、在具体实践中传导价值理念等教育方法,从幼时、从身边开始,用传统美德涵养当代青少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无价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要从传统家训家教家风中汲取精华,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要求,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传统家训家教家风的生命力。从内容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主导和引领其传承与创新,把民主、平等、公平、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融入其中,推动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在方法上,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采用青少年一代喜闻乐见方式,推进其创造性转化,贴合当代人生活方式、增强传播引导效果。
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而今,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青少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者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雪)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