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王国忠:如何做好宣讲工作

时间:2019/9/9 17:09:06|点击数:

  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武装全党、教育干部、指导工作、推动实践,与广大干部群众面对面地进行宣讲是一条很方便、快捷和有效的重要途径。要做好宣讲,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很多,需要把握的原则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少。根据笔者亲身体验及学习借鉴其他宣讲人员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笔者认为,须切实把握好内容讲全、精神讲准、重点讲透、难点讲清、要求讲实这五个重点。

  内容要讲全,绝不能随意取舍、挂一漏万、顾此失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囊括了内政外交国防各个领域,包含了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工作。我们须全面把握,整体讲解,系统阐释,绝对不能随意取舍、断章取义。即使是作某个方面的专题宣讲,也要注意把这方面的论述放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框架和完整体系中去把握、去阐释、去宣讲、去解读。我们每位宣讲者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认认真真读原著、原原本本学原文、踏踏实实悟原理,锲而不舍、心无旁骛、反反复复认真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重要论著,全面学习其主要内容,有效把握其体系,深入理解其本质,整体掌握其全貌。在此基础上,原汁原味地阐释其内容,不折不扣地解读其体系,认真负责地宣讲其思想,生动切实地展示其整体。

  精神要讲准,绝对不能先入为主、任意发挥、随意解读。宣讲与我们自己设定题目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心得交流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自己设定题目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心得交流,侧重点完全可以放在讲自己的学术成果、理论观点和所思所想等上面,但是,宣讲的侧重点应该而且必须是我们要宣讲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以我为主,过多地讲“我认为”,用宣讲者自己的观点、想法、体会、心得,去冲淡甚至冲击所要宣讲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宣讲者,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首先要“宣”,同时要“讲”,都要紧扣主题,都要把所要宣讲的精神讲准,不能有过多的随意解读,更不能误读。

  重点要讲透,绝对不能不分轻重、半斤八两、平铺直叙。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不仅都有严密的体系,同时都有自己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重点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不例外。比如,在论及有关党的建设方面,必须在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的同时,着重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纪律建设和政治建设,尤其是政治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突出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前置性、关键性的战略性建设。再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涵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经济工作的各个领域,我们都要整体把握、系统宣讲、全面解读。同时,我们又要突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等重点。我们强调突出重点,绝对不是只要重点不要一般,更不是断章取义、顾此失彼,而是要纲举目张,通过讲深讲透重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效应、联动效应、辐射效应、引领效应。

  难点要讲清,绝对不能隔靴搔痒、云里雾里、浅尝辄止。重点问题是否讲透,难点问题是否讲清,是衡量宣讲工作做得好不好、行不行、实不实的一项主要标准。宣讲难点问题,不仅要让广大干部群众“知其然”,更要在“知其所以然”上下功夫、花精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其中有许多很接地气、非常通俗、易于学习和理解的论述。同时,这一思想也有许多内容很经典、很精辟、很深刻、很精练,需要认真研读,需要结合实际反复学习、深入思考和不懈钻研。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各级党委组织开展宣讲工作。我们宣讲工作者,必须在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切实把握的基础上,把难点问题讲实、讲清、讲好、讲到位。

  要求要讲实,绝对不能故弄玄虚、专喊口号、以空对空。我们宣讲观点,阐释理念,解读方略,最终都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都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理论,无论是其中的新观点、新理念,还是其中的新思想、新方略,都包含很多需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的新举措、新要求、新部署。我们的宣讲必须把这些新举措、新要求、新部署讲实、讲细、讲到位,以便大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我们既要把“怎么看、怎么想”这些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问题讲清讲好,同时还要把“怎么办、怎么干”这些操作执行层面上的问题讲实讲细。通过宣讲,既有效解决“不想干、不敢干”等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也要切实解决“不会干、不能干”等方法能力方面的问题。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巡视员、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来源/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