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吴莹: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追求

时间:2020/7/13 15:59:10|点击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述,是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读物。其中,第四部分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实质,对于准确把握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追求具有重大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和升华了为人民服务思想

  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的关系,明确提出人民是什么,为人民做什么、怎么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执政立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民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他写道:“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现在的中国,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须臾离不开人民。1945年4月,党的七大召开,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了《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标志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此后,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创造性地发展为人民服务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人民标准”,江泽民同志从党的建设原则和目标的高度阐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思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共甘共苦。”“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民是我们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所围绕的中心,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根本所在。

  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有着铁一般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为了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追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始终坚持执政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效果由人民来评判。

  执政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执政角度讲,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正是有了这种力量支撑,才使我们党执政拥有最大的底气。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党为人民执政的内涵和目标不同。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人民执政不再局限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只是数量上的叠加,还要有质的跃升。人民群众期盼民主和自由、公平和正义、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等等。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人民执政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奋斗历程永无止境。

  执政实践要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建党99年来,我们党正是依靠人民,拥有人民的支持,才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来自于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面对未来,我们仍然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坚持靠人民执政,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当然,靠人民执政是具体的、实在的,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之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靠人民执政关键是要用制度作保障,这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比如说,在政治制度设计层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对此,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执政效果由人民群众说了算。“以人民为中心”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尺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在理论上坚持人民主体观,在实践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人民是我们党的各项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满意,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要靠各级党委政府制定贯彻各项政策来体现,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真抓实干来落实。只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人民群众能够得到了更多实惠,人民群众才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然就会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满意。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认认真真倾听人民心声,把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为人民着想,全力为人民造福,努力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各项实事和好事,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吴莹)

来源/作者: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