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杜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时间:2021/11/18 9:56:07|点击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续了中华文化的杰出智慧和优秀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和自豪感。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有力凝聚了民族精神,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高度认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肇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为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发展到孟子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告诫统治者“爱民”“利民”,轻刑薄赋,听政于民,与民同乐,荀子的“君舟民水”说,强调了对于“君”来说,“民”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我们党对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深刻认知,对“以人民为中心”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光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规定性。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的大量重要论述,是我们党保障和改善民生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基本工作方法,强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基层组织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职责的同时,还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层面的创新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深入挖掘和阐发“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讲仁爱”。仁爱观集中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仁政爱民”。《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了传统仁爱观,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研究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创新我国慈善事业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

  “守诚信”。许慎《说文解字》说:“诚,信也。”“信,诚也。”基本含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指出:“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崇正义”。“正义”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墨、道、法各家对正义有不同的解释,儒家、墨家、道家对于正义的追求是一种基于个人道德的诉求,法家对于公平正义的维护体现了一定的强制性。法家通过“法的程序”来保证和体现正义原则。“法”成为正义的手段,以此来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党和国家始终不渝、孜孜追求的价值标准。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化,改进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

  “尚和合”。“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瑰宝。产生和发展于先秦时期。“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在和合精神的指导下,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合”并不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是把矛盾、差异和斗争限定在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而破坏了不同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防止事物发展停滞不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赋予和合思想新的发展内涵,以和合思维方式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强调:“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原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世界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等一系列重大倡议。

  “家”承载着全人类共同的期盼。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始终是人类心中不灭的明灯。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多次提及“天下一家”的观点,为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他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天下一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卓越文化创造。中国古代经典《礼记》中提到“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意思是明智的人将天下看成一家。《论语》中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汉代的政治话语体系中多次用到“天下一家”一词,荀悦《汉纪》中多次说到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天下一家”思想的三个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民胞物与”思想出自北宋张载的《西铭》一文。张载认为“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在张载的论述中,天下百姓都是同胞兄弟,万物之间是息息相通的有机体。尊敬年龄大的就像尊敬兄长,慈爱年幼的就像疼爱弟弟那样,要关爱社会上那些独孤、残疾、困苦的弱势群体,要照顾安顿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

  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加之族群众多,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是小邦林立。尧舜时代,鉴于当时“天下万邦”的社会现实,尧提出了一个道德理念:“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即主张先由家族和谐,扩展到社会和谐,乃至不同邦族之间的和谐。“协和万邦”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与核心价值之一。“协和万邦”的理念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天下大同”思想出自《礼记·大同·礼运》篇,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礼记·礼运》生动地刻画了“无弃人”和“无弃物”的大同社会图景。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这四个大字雕刻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入口牌匾上,向全世界宣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将“天下一家”的思想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他说:“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赞同。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他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传统“天下一家”观念的发展,是“天下一家”理念的时代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天下一家”的理念和智慧,源自中国,属于世界。只要全世界人民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天下一家”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既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又不断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执笔: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历史、文献所所长、研究员 杜娟)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