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杨晶: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时间:2020/11/25 9:23:41|点击数: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重要目标。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面。“十四五”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解决当代道德问题的重要理论源泉、文化基础和思想资源,对公民道德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素质必须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美德,充分借鉴中华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推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提升,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一、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自古以来就对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理直气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和道德规范,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十四五”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和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基因和道德资源。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锻造了中国人不畏艰难、奋发图强,讲仁义、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不竭动力。“敬业乐群”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尤其是职业道德建设中,“敬业乐群”仍是应积极倡导的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道义,主张“扶正扬善”、“扶危济困”,以互助、友爱、团结精神来凝聚人心,最终实现天下有道。在今天的中国,全社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上向善的力量。“见义勇为”是一个公民对社会公平的认知和对自身正义价值的体现,是当今社会应当崇尚和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论语》中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宋绍定刻本《九朝编年备要》中有对苏轼“奖善诋恶,盖其天性,见义勇为,不顾其害”的评价。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者,在全社会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更要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要在全社会大力发扬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汇聚起家庭道德建设的强大合力。

  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是在传承、弘扬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深入挖掘传统道德资源,找到传统美德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契合点,将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积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公民道德建设立足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之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要充分借鉴中华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必须抓好道德教育工作,具体要充分借鉴中华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不断追求君子人格,以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由此形成了许多积极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方式方法。“德教为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孔子主张“德教为先”“有教无类”,他把德教放在各科教育的首位,明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君子型理想人格。在当代,弘扬“德教为先”的道德教育思想,就要坚持立德树人。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其根本就是“立德树人”。

  “言传身教”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是在学校教育中,还是在家庭教育中,都强调言传身教、以身垂范。帝王、官员通过言传身教来教化百姓,化民成俗;长辈、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后辈、学生的德性操守;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对子女进行持之以恒的道德教育。孔子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对学生、身边的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家中长辈们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让晚辈们在耳濡目染中传承、弘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流传至今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在家庭美德的培育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慎独”“反躬自省”,以及王阳明主导的“事上磨炼”等传统道德修养方法也有积极的意义。传统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炼,秉持“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的信念,可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同时,道德贵在实践。人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得起环境的考验,保持心性、良知的坚定,始终坚守道德准则,就成为磨炼道德意志的重要方面。回首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古人在道德实践上,既有一些人在身处逆境时变节,也有很多人在苦难艰险中依然坚贞不屈。后一类人所构成的道德实践谱系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优秀的道德篇章,是我们今天要继承和弘扬的珍贵遗产。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要借鉴传统道德修养方法,不断磨炼道德意志、提高道德素养,将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落实到每个人的内心,将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涵化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

  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要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社会公德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当代中国,公共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秩序的遵守和社会公德的践行正在成为每一位公民的自觉追求。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加强制度约束和法治保障。同时,在具体公共实践、公共事务中,公民要重视自我修养、自我磨炼,崇尚文明礼仪,倡导文明新风。只要人人恪守社会公德规范,就能汇聚起磅礴力量,推进社会文明。

  要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主要通过从业人员的自律实现。要以“做一个好建设者”为目标,弘扬“敬业乐群”的精神,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踏实干事、尽忠职守、公平公正的态度奉献职业,彰显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要弘扬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为基本内涵的“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要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中国文化基因中,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家和万事兴”,才能“国和万事旺”。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和整体气质的家庭文化和精神风尚,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要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社稷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奉献是中华民族美好的道德传统和最深厚的感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都是个人品德方面的要求。要积极践行传统道德教育和修养方法,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主动性、自觉性、实效性。同时,要不断创新各种载体和形式,用崇高理想信念激励人,先进事迹鼓舞人,朴实道理打动人;要构建、完善社会道德评价监督机制,加大惩恶扬善的力度,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四、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中华文化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并深入人心,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十四五”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必须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其基本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精神相契合、相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资源,更为其提供了精神支撑和道德滋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凝练和提出,正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和底蕴,对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继承、创新和升华,并立足于新的时代需要,赋予了新内涵、新意义、新解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是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展开。“涵养”意即“蓄积并保持”,强调从根本上、源头上对事物给予持续久远的滋润和养育。要坚定文化自信,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要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不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源泉。

(作者: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杨晶)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