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董 棣:聚焦问题促进云南民营企业发展

时间:2019/1/23 16:04:50|点击数:

  面向新时代,云南省需要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云南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民营企业经济总量提升,但整体竞争能力仍不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107.8亿元,占2018年上半年全省实现GDP7008.86亿元的44.34%,民营经济同比增长9.8%,比全省同期增速高0.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GDP增长4.4个百分点。但是,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整体上却比国有企业弱小,从2018云南企业100强的情况看,在全省1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含外资、合资)为42户,企业数量同比下降16%,企业营业收入占100强企业总收入的13.34%(为1846.518亿元),呈现企业数量与企业收入之间的较大反差。同时,2018云南非公百强企业总收入是2742亿元,虽同比增加647亿元,增速高达30.80%,然而与58户国有企业实现收入11995亿元相比,只及其收入的22.86%,表现出民营经济缺乏骨干型企业的支撑,民企与国企在经济规模和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这些情况表明,云南民营企业的发展,仍处于发展不足和不平衡的状态。

  民营经济质量提升,投资、消费和就业平稳增长。一是全省民营经济投资增长保持较高速度,2018年1~8月投资同比增长14%,比全省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速高3.8个百分点,比全国民间投资增速高5.3个百分点。二是市场消费增速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18年1~8月,全省民营经济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14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9%,拉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个百分点。三是民营企业户数与就业数保持同步增长,2018年1~8月,全省民营经济户数272.8万户,同比增长8.2%。其中,私营企业56.4万户,同比增长7.6%;私营企业从业人员822万人,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61.2万人,同比增长0.4%。四是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持续回升,2018年1~8月,全省民营企业共完成进出口总额113.7亿美元,同比增长21%,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9.4%。

  云南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依赖型企业过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问题。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总体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在资源依赖与能源消耗的采矿、冶炼、化工、黑色和有色金属工业等传统行业。全省中小企业集中于资源行业的状况,在现阶段仍然未得到有效改善。市场条件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一是易受原料采掘市场价格的影响,内存波动起伏的发展隐患;二是以资源型及其原料加工型为主的中小企业,基本处于各自产业链的低端,普遍存在创业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竞争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云南中小型企业,整体上呈现新兴产业中企业发展不足的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面临动力支撑乏力的问题,产业链中存在传统动力递增不足与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的矛盾,其结果是中小型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云南民营企业要顺势发展具有现代工业标志的现代工业机器人、区块链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就必然面临“先天不足”的问题。

  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是阻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首要问题。云南民营企业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多处于低水平,其生产发展极少依靠科技创新而是依靠当地资源及劳动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整体“弱、小、散”的状态。这当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在占中小企业约60%的传统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业和制造业中,以制造业最缺乏核心技术,大部分企业停留在粗加工与简要组装阶段,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材料的对外依存度高;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在规模小、缺资金、缺人才等问题叠加影响下,中小企业难以承载技术创新的一般风险而“不愿创新、不敢创新”。

  成本上升与盈利水平下降并存是民营企业的现实问题。云南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尤其是主营业务成本上升8.6%,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2.3个百分点,呈现收入增幅降低与经营成本上升的反差。受此影响,在全省民营企业成本上升中,盈利呈现下降趋势,中小企业原材料、用工和税费等直接成本上升,能耗成本和环保成本也在同步上升,仅2018年1~5月的经营成本,就同比增长13.9%,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已达到82.7元。同时,成本提高直接削减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2018年1~8月,在全省规模以上的4141户民营中小工业企业中,资产同比增长6.4%(达到11635.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达到4888亿元),但是,其利润总额仅295.4亿元,同比减少2.7%。

  融资难依然是影响中小企业提速运行的突出问题。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正在成为长期性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加,利息压力大。究其原因,一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实行基准利率上浮20%~50%政策,各类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贷款利率又比银行基准利率高4倍;二是风险保障金和担保费用高;三是抵押物等级评估费用,一般占融资成本的20%,并且融资期限短,难以满足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人才缺乏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全省中小民营企业面临更严峻市场竞争的情况看,现阶段十分需要人才来增强核心竞争力,但在实际中,人才长期缺乏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全省劳动力供应趋紧,高端技工和普通工人工资普遍上涨,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全省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工人流动性大、适用工人难招的问题,存在着工资不断上涨与员工不断流失的问题。

  促进云南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提升云南民营企业的政策实施效果。2017年以来,《云南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细则》《云南省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推进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制定出台,为激活实体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起了促进作用。但由于宣传还不够深入,实践中常导致全省中小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较低,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因此,为解决好现阶段政策对民营中小企业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一是要创新政府政策与民营企业的对接机制,建立政府与民企之间的信息对称服务新体系,让民营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二是要提高省、市、县各级政府在管理与服务民营企业上的专业素养,尤其要提高行业管理中运用产业基金等方式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层次;三是要从发掘实用“专利”的潜力上,创新具有云南特点的知识产权融资与参股发展的新模式;四是要因地制宜拓展PPP模式的政策应用范围,引导省内外民营企业通过PPP模式,更深入地参与云南“八大重点产业”和“三张牌”的建设实践。

  解决云南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建议。一是完善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以健全政府担保为前提,推进银行构建贷款支持新体系,实施好有差别的银行贷款政策,重点面向经营状况良好但缺抵押物的中小企业,面向纳税情况好和具有成长性与龙头带动性的中小企业,予以信用增加与信用积累的监管服务,据此予以信用贷款额度增加。尤其对拥有优质轻资产的企业进行授信与贷款扶持,拓展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类别,逐步在抵押贷款基础上,不断增加信用贷款和委托贷款的比重。此外,建议将省内现有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规模,由每年10亿元,扩大为每年20亿元。二是从供给侧角度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是通过“股权融资+大数据”的运作,对云南省中小企业进行分类别的融资模式创新,创新应用大数据对全省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筛选的机制,激活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融合潜能,有效释放中小企业固有的投资活力。三是搭建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创新基金扶持方式,构建地域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具体构想:从云南现有产业基金发展部署中,将全省中小企业按产业分类予以专项融资支持。针对以旅游和物流为代表的服务业,建立中小企业旅游与物流产业基金融资平台;针对工业产业中的产业链分工,从中小企业配套省内“八大重点产业”入手,将中小企业纳入相应的产业基金,搭建提高融资强度的平台;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要结合农业投资期长、利润率低、科技创新风险大等实际,对“云字牌”农产品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打造专项金融信贷产品和平台。由此,汇聚并发展成为具有云南省情特点、充分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产金融合大平台。

  建立云南民营企业家能力提升的政府引导制度。从提升民营企业家能力入手,分类别、分行业实施全省民营企业家培训制度。一是要创建由政府主导和行业协会承办的民营企业家培训体系,搭建承接国内外培训资源进入云南专题讲授、问题研讨、经验交流、趋势研判等培训平台,全面增强省内民营企业家驾驭市场的能力,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潜能。二是要顺应民营经济发展规律,创新针对云南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制度,围绕作为大中型民营企业接班人的第二代、第三代民营企业家,实施优秀企业家后备梯队建设计划。在省内高校中创建“民营企业家职业学院”,面向新生代企业家展开激活创新潜能的系统轮训。进一步深化行业联盟中复合型人才培育,健全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团队建设机制。同时,在所明确的核心群体中,为民营企业做好未来企业家与高层次人才的对接。

  作者 董 棣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1期“特别策划”

来源/作者:云南理论网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