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陈光俊:科学思维的宝库 跨越发展的指南

时间:2020/6/23 17:45:53|点击数: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科学思维,

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发表的重要讲话,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是新时代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科学思维,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刻领会讲话中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善于从全局视野、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的战略思维,体现在三个方面:

  以全局观审视云南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云南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属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二是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境问题相互交织;三是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四是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四个突出特点”和“一个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方位审视云南发展作出的科学判断,精准地把握了云南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帮助和推动我们对省情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我们把认识省情与认识国情有机结合,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云南新实践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指明了路径。

  以整体观部署云南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一个统筹推进”和“三个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对推进云南发展的方法措施、目标任务,作出的最全面系统、最综合完整、最符合云南实际、最科学精准的总体部署,为我们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根本指针。

  以长远观擘画云南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决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既是当前推进脱贫攻坚的需要,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云南发展,立足当下、前瞻未来的深谋远虑与远见卓识。

  深刻领会讲话中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以史为鉴,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一种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的历史思维,体现在两个方面:

  提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这是因为,不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就难以懂得党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贵,就难以理解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

  提出学习云南革命斗争史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这“两个要求”,贯通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为云南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奋进提供了根本法宝。

  深刻领会讲话中推进发展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在现实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的辩证思维,有两个方面的体现:

  坚持两点论。比如,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自觉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处理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上,要求我们既要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又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在处理开放与发展的关系上,要求我们既要搞好“硬件”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又要搞好“软件”建设,加强制度创新、加强同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工作。

  坚持重点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着重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决战脱贫攻坚;践行初心使命、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抓住了事关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抓住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深刻阐明了破解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各种矛盾的根本方法论。

  深刻领会讲话中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因时制宜、知难而进、求新求变、以新颖独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的创新思维,主要有三个方面:

  要求我们更新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形势对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发展理念破除老观念。

  要求我们用改革创新增强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业生产,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做好易地搬迁工作,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要求我们加强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方面,要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对外开放方面,要高标准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发展,推进沿边开放,加快引领建设中老、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强制度创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社会治理方面,要完善严打整治常态机制,健全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边疆稳固。这“三个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深刻洞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紧紧把握物质与精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为云南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推动发展的总开关,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又好又快地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的根本之策。

  深刻领会讲话中防患未然的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充分考虑面临的各种问题、困难和风险,实事求是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在两个方面蕴涵了底线思维:

  补齐短板促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尽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决战脱贫攻坚,坚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工作难度大的县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加固底板防风险。“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木桶有短板就装不满水,但木桶底板有洞就装不了水。我们既要善于补齐短板,也要注重加固底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风险意识;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云南。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阐明了事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底线,对我们提出了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的任务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

  (作者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副院长 陈光俊)

来源/作者: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