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时间:2018/12/13 10:14:24|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在今年8月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这两个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要义——必须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评判标准。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文艺,才是人民的文艺,才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
一、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者的资格审查者和评判者
马克思说过:“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及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都再次重申和强调了这个重要论断。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人民的文艺家,必须始终站稳这个最根本的原则立场,坚守这个最根本的目标价值取向,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没有这个根本原则立场、放弃了这个根本价值取向,不管你创作过多少作品,捧回过多少金杯银杯,有多么辉煌的成就,多么的名噪一时,但可以断言,你的作品是绝对没有根,没有灵魂,没有筋骨,没有温度,不接地气,不沾灵气的,不会有生命力、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称不上精品力作,成不了传世经典,更不用说是“中华民族新史诗”了。甚至可能成为粗制滥造、灾梨祸枣、鱼龙混杂的次品、废品抑或“精神毒品”。 这样的作品,是绝对过不了人民审查评判这一关的。过不了这一关,就不能被称作和自封什么“人民的文艺家”,就没有这个资格,你的所谓的文艺作品,最终只能尘封于书斋,束之于高阁,抑或扔进垃圾堆,被人民唾弃。你的所谓的“成就”,最多也只是自我标榜、孤芳自赏、聊以自慰、自我陶醉罢了。
因此,作为人民的艺术家,必须始终把时代作为“出题人”,把人民视为作品质量和个人艺德的“终审评委”,把老百姓的口碑视为最有分量、最有含金量的“奖杯”。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更多的传世经典。必须真正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落脚点、落笔点,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自觉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作为文艺家的基本信仰和坚定信念。必须自觉把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表现主体,在广大人民生产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生动展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讴歌光明、抒发理想,鞭挞丑恶、抵制低俗,给人民信心和力量。必须自觉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认可和点赞作为衡量标准,在人民群众的口碑中校正文艺创作方向,提升文艺创作质量。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疼痛着人民的疼痛,做人民的孺子牛。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讲艺德,矢志不渝地把对党忠诚,为人民创作,为时代高歌作为毕生的追求,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行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不断创作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启迪性、观赏性于一体,让百姓读得懂、看得明白、受到启发,史料可研读,经得起人民考验和时间历练的精品力作,用精品成就经典,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和口碑,成就文艺家的精彩人生。要坚决反对和纠正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非人民的文艺观,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潮,不能让文艺作品充满铜臭味和腐臭味。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坚决抵制为了一夜成名而东拼西凑、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哗众取宠,甚至弄虚作假、沽名钓誉、自上神坛、自评为“家”、自欺欺人的文艺投机行为。
二、人民群众始终是文艺创作的主角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唯有人民才能使人类历史生生不息、浩浩荡荡。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观”,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所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文艺起源于人的劳动创造,美肇端于人的生产实践。从古至今,但凡有过卓越成就和很深造诣的文学艺术大师的文艺创作,都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创造基础之上的。古今中外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实际上都是大众创造的改造者、加工者、提炼者、提升者。无论什么文艺作品,劳动群众才是也才有资格做“第一作者”“首创者”。邓小平同志曾有过生动的比喻:“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据此可以形象地说,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切文艺创造,都是从人民这个“娘胎”里孕育而生的。因而,完全脱离于人民群众劳动实践创造的文艺创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基之楼,其作品也是皇帝的新衣,海市蜃楼,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书写者和记录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更是文艺创作大戏中的“主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求我们广大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人民的文艺家,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列为文艺作品的“第一作者”;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毕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让社会主义文艺始终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民性这个价值立场;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大戏中的主角,置于历史舞台的中央,把所有的镁光灯都聚焦于人民群众身上。
“人民”不是一个或一些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的人。“人民”的概念不是远离大地、脱离具体的抽象理论体系上的纽结,而是深植泥土、结合现实的具体呈现,是既有集合性底色又凸显具体的个体性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书写“具体的人”的思想、情感、价值和对美的追求与表达,一切文艺作品的底色和思想灵魂,都必须要能够映照出人民的喜怒哀乐,“触摸到人民群众的呼吸和体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求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艺创作的唯一目标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为人民画像立传。要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更多有血肉、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接地气,能够“触摸到人民群众的呼吸和体温”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伟大进步,彰显创造之美、时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三、唯有植根于人民文艺创作之树才能长青
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列宁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作为社会主义的人民文艺家,唯有永远扎根人民,文艺创作之树才能长青,才能创作推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传世经典力作。正如《文学的筋骨和民族的脊梁》一书中指出的:“作家离地面越近,离泥土越近,离百姓越近,他的创作就越容易找到力量的源泉。世间万象,纷繁驳杂,尤其是我们身处的时代,丰富性、复杂性超越既往,作家怎么选择,目光投向哪里,志趣寄托在哪里,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作家的品位和作品的质地。”
文艺创作,是反映时代面貌,民族的灵魂,群众的心声。离开人民群众,文艺家就会变成“孤家寡人”“深宫怨妇”,抑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其文艺创作只能是自说自话、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其文艺作品就没有人间烟火味。文艺之树只有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方可能枝繁叶茂、百花齐放、各展风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艺家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文艺作品塑造的人物鲜不鲜活,表现的人物形不形象、生不生动,推出的作品接不接地气,能否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时代的气息,能否“触摸到人民的呼吸和体温”,能否成为精品、堪称经典,关键就要看文艺家们对人民是否爱得真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是否疼痛着人民的疼痛,欢乐着人民的欢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文艺工作者只有把目光聚焦于人民、聚焦于现实生活,才能获得无穷的智慧与灵感,才能落笔生花、下笔有神。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命题才能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艺术家的思想即便是一颗饱满的种子,但离开了人民这个深厚的土壤,也注定不会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艺术之花,结不出丰硕的艺术果实。”文艺家能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能否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能否真正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诚心诚意做人民和生活的小学生。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增强本领和能力,把自己锻造成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才能创作出涤荡人心、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才能创作出传世精品,才称得上“人民的艺术家”。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标价值取向,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才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广大文艺创作者,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视为自己文艺家身份的资格审查者和评判者,自觉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表现主体和文艺创作中的主角,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出书斋,沉下身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接好地气,保持定力,潜心钻研,远离浮躁,把创作的底子攒厚实,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使作品始终保持人民立场、生活温度和时代气息,才能书写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不辜负伟大人民、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新史诗。
来源/作者:机关党委/岳山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