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陈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和指南

时间:2022/11/17 15:21:25|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度重视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的论述是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和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的论述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遗产。从古至今,得民心者得天下,着重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范畴。中国先哲早在《周易·彖传》就明确提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人文”不只是对人类社会现象泛泛而观,而是特指考察其中蕴含的人文秩序,进行施政化民,“以化成天下”。“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建设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明确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依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先进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脊梁,是浸润到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的灵魂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的论述充分总结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从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在革命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国实际、广泛借鉴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尤其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全国人民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的论述详细指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一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与维护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需要以此引领整个国家文化的建设,从而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率领全民族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在主流思想舆论领域中必须高举旗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二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道德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自古以来,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被视为国家与社会的重要基石。古人称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中华民族通过标举核心价值,为全民族的道德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文明是“社会的素质”,“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不只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还要落实到每一位社会个体的言行举止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着重强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四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革命斗争中创造出了《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振奋人心的不朽名作。全面促进文化繁荣必须扎根于社会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开创中华文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保障。

  五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中外交流中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文明史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尤其新时代十年来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此相应,我们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历史、文献所   陈曦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