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胡晶: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民族山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9/12 9:04:27|点击数: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动农村绿色发展方式转变,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民族山区农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一、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产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生产和消费作为供给和需求的两端,是我国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着力点,绿色生产方式可以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又能倒逼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在广大民族山区农村,绿色生产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本质上是要立足生态和文化优势,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消费贯穿消费者吃穿住用行等生活领域方方面面,联动农村传统农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公共产品供给的全产业链,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良性互动,一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价值观,引导人们自觉培养环保、节约、低碳、健康意识,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选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价值标准。二是要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农村绿色生产和农产品及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绿色消费。三是推动构建生产者与消费者建立相互信任的经营体系,保障可持续的绿色生产和消费行为。

  二、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重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让各族人民拥有幸福美丽富裕的家园是民族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要素,不仅要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同时也要健全切实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监管制度,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上的协同,做到“绿水青山”常在“金山银山”永续,其根本上是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实现路径。

  生态产业化是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推动生态资源开发与建设,将生态资源对接市场需求,将自然资本对接产业资本,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资源—资产—资本”的三级转化,实现自然资源保值增值。产业生态化则是对产业发展提出生态规律要求,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体现经济对生态的反哺。实践中主要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创新更替、三产融合发展等方式实现。按照产业关联思想,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最终又融合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

  针对难以通过市场交易形式实现的生态产品价值,则应给予资金、政策等多种手段的生态补偿。当前,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多以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类型为主,生态补偿的实施范围和执行力度有限,补偿方式较为单一、补偿标准相对较低,应积极探索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模式与机制。例如通过尝试资源使用权、取用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手段,探索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受益者之间通过自愿协商实现合理生态补偿,进而让资源市场成为生态产品以生态补偿形式实现生态价值的有效途径。此外也可以积极探索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例如在重要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地区受益地区之间,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三、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以构建绿色产业链为抓手,开辟绿色经济新业态,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能;同时要促进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供求适配、绿色高效的国民经济大循环。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抓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质上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延续,从根本上推动发展范式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作为涵盖推动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技术创新和法规政策的系统性工程,开辟了统筹经济发展和优质生态的新路径。在经济上,以更优质的绿色生产满足多样化的绿色消费需求;在文化上,倡导节约集约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制度上,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融入经济发展规划。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治理体系需从市场、政府和公众多方推动。绿色发展不仅依赖于绿色经济形态的培育,还要求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治理体系。一是发挥政府引领示范作用,普及绿色采购绿色办公;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完善绿色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形成激励约束并重机制,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绿色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性。二是发挥企业在绿色产品供给和绿色消费引导方面的职能,通过技术革新提升绿色产品质量和性能,丰富绿色产品种类,搭建绿色交易平台。三是加强绿色低碳循环理念宣传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育,强化公众环保责任意识,自觉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文化价值观念。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胡晶)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