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刘兵:建设绿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3/8/23 15:39:53|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云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强调,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紧扭住农民和脱贫人口增收这条主线,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设绿美乡村。要扎实推进绿美云南建设,把树种在群众身边,建设一批绿美街区、“口袋公园”、美丽庭院,让云岭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绿美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大规模进行绿化美化工程,发展特色林果经济、林下经济、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把乡村绿化美化与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保护相结合,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实现乡村美、产业强、农民富的目标。

  见缝插绿,充分盘活利用“四旁”“四地”。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利用废弃闲置土地增加村庄绿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害设防建设农田防护林。要鼓励对荒山、荒地、荒滩、荒废以及受损的山体为主进行的绿化;对水旁、路旁、村旁、住宅旁进行绿化;同时,对绿化用地要实行精准化管理。在实施绿化过程中要守住红线,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在边角地、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拆违地这些特殊区域进行绿化美化。不管是“四旁”还是“四地”,都要遵循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草则草,适地适树的原则,做到应绿尽绿。鼓励民众在自家庭院和隙地栽种花草树木,广泛开展“每年回家种棵树”等主题活动,美化家庭和村庄环境,养成人人栽树、户户养花的良好氛围。

  林果并重,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的绿化美化既要考虑到乡村绿化率的增长,也要考虑到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兼顾生态、经济和景观效果。将乡村绿化美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开展苗木种植,推广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林禽、林蜂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利用乡村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发展庭院经济、森林观光、林果采摘、森林康养、乡村民宿、生态旅游等乡村旅游项目,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把绿化美化村庄与村民增收相结合,既能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也能促进乡村的发展和振兴。

  强根筑基,保护村庄内的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不仅是自然演变的岁月象征,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更是乡愁记忆的重要承载者,是一个村落历史人文演变的见证者,能反映一个村庄爱护林木、保护自然的良好习俗,保护好村庄内的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云南的很多村庄,有几百年树龄的古树比比皆是,“村口的老核桃树”“山里的老栗树和千年松柏”等成为维系人们乡愁记忆和凝聚家园情怀的深情认同,这些古树能够保留到现在,跟生活在其中的民众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分不开。要对村庄风水林、护村林、风景林、古树名木等自然植被进行有效保护。古树名木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态势逐渐衰弱、根系生长力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等,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严格保护修复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各地气候人文条件的不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既要考虑到村庄的绿化美化、自然景观的提升、生态经济的发展,也要注意保护好村庄的风貌,特别是传统村落,对村落中的古建筑、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等不宜改变的不进行改变。不走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方式,也不走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方式,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树成荫、花果飘香、乡愁悠悠、生态宜居的绿美乡村。

  【作者 刘兵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本文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文化人类学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来源/作者: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