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吴 璟:必须注重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

时间:2018/3/14 9:39:24|点击数:

  【摘 要】推动新时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突出环境安全意识、做好环境污染防控工作。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的要求,实现云南经济持续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从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联性入手,切实保障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推动新时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突出环境安全意识、做好环境污染防控工作。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的要求,全省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从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联性入手,切实保障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质量离不开环境“三废”排放的减少

  2007~2017年,云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两倍以上,经济增长速度在大多数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从支撑经济增长的主体是资源型经济的情况看,现阶段云南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始终存在资源减量化不够与再利用不足的问题,存在循环经济运行程度不高的问题,存在“三废”排放对环境压力较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制约云南经济质量全面提高的主要因素。实践表明,云南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环境“三废”排放的减少。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包含着对环境排放的减少。2007~2016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8.4∶43.2∶38.4调整为14.8∶39.0∶46.2,2014年首次实现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就是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的结果,直接减少了对环境“三废”排放的压力。其次,产业转型升级中体现了经济绿色化的发展。在2011~2015年,一是云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依次降低3.22%、3.24%、3.21%、3.98%、8.83%,累计降低能耗20.65%,比全国平均多下降2.5个百分点(降幅居全国第二),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84%(降幅居全国第一),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降低13.43%(降幅居全国第二);二是从2012年煤炭占能源消费达到峰值后的情况看,煤炭消费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碳排放量逐年减少,2016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71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3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76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73%),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的降低,已由水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所弥补,2015年清洁电力消费所占能源比重达到41.61%,高于煤炭消费比重,预计到2020年云南省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42%。这些情况表明,降低万元GDP能耗的进程,实质就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确保绿色发展的进程。

  云南环境污染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云南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均分布在工业源、城镇生活源和农业源,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土地污染等方面。

  大气污染与排放影响问题。从大气污染来看,主要的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PM2.5和PM10,虽然据2016年云南省环境质量公报所公布的污染天数较2015年有所减少,但一些州市的污染物超标,全省21个城市有酸雨现象。工业废气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全省工业废气总排放量为15364.09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8.06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44.71万吨,烟(粉)法排放总量24.45万吨,较2015年减少近四分之一。

  水体污染及其影响问题。从云南省公布的环境质量公报看,目前河流水质达标率与2015年相比,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全省废水总排放量为18.02亿吨,较2015年有所增加,工业源排放量4.86亿吨,城镇生活源排放量13.13亿吨。地表水中湖泊、水库的水质达标率仅71%。其中,滇池、星云湖、杞麓湖的水质为中度污染,程海、异龙湖为轻度污染,有化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磷、氮指数都有浓度超标的现象。

  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从大部分重金属一般停留在土壤和河流底泥中的情况看,当环境变化时,底泥中的重金属形态将发生转化并释放造成水污染。目前,云南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为全国第五,危险废物排放量位居全国前列。省内在治理与监管方面的力度很大且投入不断提高,但据环境质量公报的数据显示,全省2016年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38亿吨,比2015年减少约20%,危险废物产生量222.23万吨,与2015年相比没有明显减少。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目前,云南仅234个乡镇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占所有乡镇的17%;有466个乡镇有效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占所有乡镇的34%;有2万个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仅占全省所有自然村的20%不到。这说明很多山区、半山区的农村生活垃圾尚未得到有效处理,80%的农村社区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

  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复合型资产,是经济增长和经济产出增加的要素之一。由于经济发展对环境要素的汲取是直接的,其显性成本相对较低,加上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损耗不会在短期内得到回补,对环境的投入不足,环境的负荷和承载过大时,那些无法分解的残留物便成为污染,而污染越来越多,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最终导致温室效应,工业废水、城市垃圾和某些有害的废弃物甚至还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当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生态环境所能向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便越来越弱,经济系统最终无法保持良性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便会成为空谈。为此,2010年8月云南省作为全国低碳经济试点省市之一,开始了经济发展的转型之路。具体从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着手。目前,经济转型是有成效的。经济发展愈发注重质量,以高质量的经济收益来弥补因长期粗放型的资源依赖型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的负面效应,以实现云南的跨越式发展。

  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认识经济持续发展需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就要求做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做法;改变单纯运用政府行政手段控制污染的做法,建立市场机制、运用科技手段从源头治理污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十三五”剩余的三年时间内,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以保障经济的高质量持续发展。中共云南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也提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从加大科技投入入手,加大对废弃资源回收和重新利用的技术研发和推广运用,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建立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节能、节水审计制度。新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制定绿色准入标准,建立绿色认证体系,对既有的各类开发区实施生态化改造,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行废弃物综合治理,实现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建立符合云南省情的污染物排放市场交易机制,倒逼企业建立清洁生产机制,从生产源头开始治理污染,最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创建本省碳排放交易和排污权交易机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考虑碳排放权购买方即工业领域内各个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以及需求方即各个企业的减排空间与能源审计的成本核算。二是在建立企业的节能配额制度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自愿减排的数额以及政策强制减排配额,计算交易的额度。三是处理好交易数量核定和价格调整的问题。云南作为森林碳汇资源丰富的省份,应考虑将森林碳汇纳入交易体系。同时,完善水权交易办法,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四是按“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使环境资源的价格充分反映生态价值,反映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生态破坏的损失、污染治理成本,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能和保护机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模式。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云南实际的受益地区对保护地区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地区利益均衡和公平发展的原则,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解决好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生态环境损益的利益协调问题,促进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在履行主体功能的同时,实现“不开发的发展”“不开发的富裕”。设立省级和州市级生态保护补偿基金,基金主要来源于对矿产、土地、水、水电、旅游、森林等开发利用项目征收生态补偿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补偿有自然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的财政损失,支持区域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上下游之间、行政区之间和城乡之间,通过协议等方式开展生态合作。

  (作者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作者:社会主义论坛 责任编辑:念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