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梅: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需警惕项目活动化问题
时间:2020/9/24 15:01:01|点击数: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是新时代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改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措施。
今年3月1日,财政部修订出台了《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以新的制度建构加快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创新,凸显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更强调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中长期规划和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为云南“十四五”期间进一步规范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云南自2015年开始探索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推动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以来,多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数量不断增长,“三社联动”“四社联动”“社区营造”“社会服务项目大赛”等活动此起彼伏,“老年大学”“四点半课堂”“邻里小灶”“慈善超市”等项目品牌推陈出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氛围基本形成。然而,由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呈现出的问题仍需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工作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项目活动化倾向严重。项目活动化指项目缺乏目标意识,为了完成活动指标而开展活动,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缺乏总结反思和深化,只见活动,不见目标。项目活动化的结果是开展活动的次数上去了,但是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人数、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项目对社区的影响力却止步不前,一些项目活动甚至靠持续发放小礼品来吸引居民的参与,严重影响了项目效果,降低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出现项目活动化的原因除了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有限,项目思维缺乏之外,还在于项目发包规划和项目评价的科学性不足。目前开展的社区服务项目周期均比较短,最短3个月,最长一年。大部分项目周期受到政府财政预算周期的影响,缺乏对社会组织项目运作规律的考虑。有时还由于财政资金下达时间晚,需要突击执行完财政资金等原因,出现突击立项,仓促结项的情况。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仍属于新兴事物,社区居民对于社会组织开展项目的做法还比较陌生,社会组织在为居民提供服务前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做社区需求梳理和社区动员等基础性工作。由于项目周期短,很多项目在前期来不及做好社区动员,梳理社区需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又为了赶进度难以及时调整项目设计,只能为了完成指标而开展活动,呈现出项目活动化的倾向。同时,在项目结项验收时,过于关注容易评估的、可量化的活动次数完成情况,忽视活动质量和项目效果评价也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项目活动化的倾向。
针对项目活动化的问题,一要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的政策保障,编制中长期规划,保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资金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避免短期投机行为,促使社会组织进行较为长期的规划和设计,也有利于社区系统地考虑社区需求和实现路径,有助于提升项目的效益和影响力;二要建立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服务项目进行差异化指导和评价,避免单纯以活动次数、参与人数等指标衡量项目的效果,应该联合科研机构和实践部门加强对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以结果和效果为导向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在即将开始的“十四五”时期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有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社会学研究所 吴云梅)
来源/作者:云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