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传承文明血脉、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时间:2022/8/5 9:34:56|点击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种种有形的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散落在我们身边,粧点着大好河山。经过历史淬炼的道德观念与家国情怀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像是星空中的坐标璀璨夺目。“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文化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今日守正创新,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指引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对自身文明起源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黄帝统一华夏等远古传说折射出中华远古先民与自然顽强抗争、同心协力创立文明的鲜活史影。司马迁《史记》整理了上古各部族纷繁的帝王谱系,形成了经典的古史系统,反映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包容无间的气度。同时司马迁还详细记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史事,为后世追寻文明轨迹提供了线索。随着文明的发展,中国先贤秉承考信求实的思辨精神对古史传说的神话色彩提出了质疑,作出种种理性的猜测,近代以来的疑古派学者更是扫清了盲目信古的迷雾。但是,消极的疑古并不能代替积极的探索,在考古发掘的帮助下,埋藏在地下的甲骨、金文与传世文献相印证,有力地证明了司马迁古史记述的可靠性。“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稳固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中华文明作为绵延至今、历久弥新的古老文明,具有独特的形成发展轨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揭示的那样,用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的视域来观照中国,无法真正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华文明崇尚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是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的根本保障。中华文明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果说帝尧以明德亲睦九族、百姓、合和万国,大禹克己奉公、抵御洪水还是传说中的事例,萌生于殷周之际的德治与民本思想经过孔孟的发扬,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精神财富。中华文明强调敬德保民、关心人民福祉,将公平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我们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悠久的文明总是伴随着忧患的考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明是一部不断拼搏奋进的历史,也是一场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感召了无数代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无私奉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拯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是近代思想的核心。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孙中山三民主义,近代各种思想学说在革命斗争中经受检验,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为引领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独立自主的精神武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源头活水,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偶然事件,而是无数人类智慧溪流汇聚的结果。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同之辨,认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水兑水激发不了文明的质变。“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世人称道的汉唐盛世,也正是古代中华文明最具有开放包容精神的历史时期。张骞凿空西域、鉴真东渡扶桑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动。中华文明在吸收其他文明养分的同时,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华夏文明对外交流交往中具有鲜明的崇德、尚合价值取向。“礼之用,和为贵”,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包含了一种“和合”“相成”的公义观念。中国古代的天下秩序讲求重义轻利、往来礼仪、互助互谅,通过调和关系、促进合作、追求共同体的和谐。“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只有抛弃“文明冲突论”、强化文明间的交流交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文明的赓续与历史记忆的传承离不开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与此同时,文物和文化遗产往往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针对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指出“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心怀敬畏之心,处理好经济开发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针对古籍文物,习近平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物和文化遗产还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云南是古人类生存的乐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元谋人化石的发现将中国史前文化的开端推溯至170万年前,元谋人的用火遗迹更是代表了“人猿相揖别”的文明曙光。云南辉煌的青铜文化以及同中原地区的交流互动,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贡献了力量,融合与统一始终是云南地方历史发展的主轴。近代革命文化与民族团结精神在这里结出了硕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伟大成就。云南还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连通着中原与南亚、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云南丰富的文物和民族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通过发掘云南历史文化资源、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不仅仅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学术界的任务,也是云南社会各界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社会各界都应当对历史文化充满敬畏之心,加入到传承中华文明的队伍当中来,“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者: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历史、文献研究所 陈曦)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