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学海三十载 寻径问学度华年——我的老师杨福泉印象
时间:2019/8/12 17:02:53|点击数:
有感于纳西族文化的神秘,缘于“我是谁”的追问,我在对纳西族历史文化的阅读中接触到杨福泉老师大量的著作、论文以及诗词散文。他的文字中透着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交织着严谨的学术思维和浪漫的文人情愫,研究中显出对纳西文化的全方位观照,思维缜密、视野开阔。直到2013年,我幸入杨师门,更觉老师学者气度、大师风范。师生缘分,深之为幸!
杨老师生于丽江古城一个纳西族家庭,不少故事体现在他写的《古王国的望族后裔》一书之中。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老师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兴趣使然,他在故土的题材和场景中,在文化的“我者”和“他者”两重角色之间,探索民族学、宗教学和纳西学。大学期间完成的《纳西族的古典神话与古代家庭》《论纳西族长诗“游悲”》等论文便是探索的伊始。大学毕业后,老师两度赴德国科隆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完成“德国亚洲研究文丛”《纳西研究》系列著作,《光明日报》在报道中称其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云南第一个走出国门与西方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少数民族学者”。有感于民族学研究与熟悉的故土休戚相关,老师回国后扎根云南,继续民族学、纳西学的漫漫治学路。他师从何耀华老师获民族史的博士学位,进一步加强研究中的史学积累。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国际合作与课程讲授,国际合作和学习的经历同时夯实了他专业的英文研究功底,拓展了他国际化的研究视野。
工于纳学 孜孜以求
到2019年,老师从事民族学研究已有36年,其中纳西学所下的功夫最多。老师工于纳西学却不囿于纳西学,将研究延伸至族群关系、环喜马拉雅文化圈等领域。
基于其博士论文写就的《纳西族与藏族的历史关系研究》一书,以翔实的田野材料,梳理了纳藏文化圈之间交流、互动的历史关系,是研究少数民族关系史的力作。书中将史学、宗教学与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材料密切结合,相得益彰,在史料和田野材料的严密考证和对照中,用一点点凝集的、相互联系的脉络贯通纳藏政治、宗教、商贸以及民族融合史。其近70万字的《东巴教通论》与其他著作一脉相承,用翔实的田野材料将东巴教与纳西文化、藏族本教、羌族原始宗教、藏传佛教、道教等进行比较研究。文中有着大量细致考证,如对纳西宗教祭司称谓的考释、对东巴教神祇的梳理、神路图的文化特质分析等。不论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还是资料整理、观点体现,都显缜密而独到。列入“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的《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是全面深入研究纳西族历史上殉情悲剧的著作,曾列入“2014:‘书香中国’300位名人名家推荐300本好书”目录中。
以上著作虽为纳西学著作,却是基于多方位观照的研究,他将纳西文化置于动态的多族群互动、文化传播变迁历史之中,显示出新的研究视野、独特的研究成果。杨老师一直致力于细致记录、缜密思辨。正如人类学致力于理解差异,在老师的研究中,并不囿于作为文化“我者”的所见所感,而是结合作为文化“他者”的所思展开,一方面将本土研究建立在细致入微的分析论证基础之上,找到研究突破的蛛丝马迹,另一方面在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之下,着墨于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联系、差异以及历史原因。他常讲:“见微知著,才能积聚大观。”
除了纳西学,老师亦从事其他专题研究。如民俗学专著《灶与灶神》,对中国的灶神信仰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研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火塘文化录》从民俗、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方面首次对火塘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析,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而生动,联合国粮农组织还将此书译成了英语。
严谨治学 对话国际
在治学之初,杨老师便向方国瑜、和志武等前辈踏实学习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纳西拼音文字、国际音标等,进行田野调查时坚持用国际音标记录语音,奠定了扎实的研究根基,亦形成研究成果与国际对话的基础。在多年的合作经历中,他深受德国学者“小题大做”的思维影响,归国后,在方国瑜、何耀华、杜玉亭等前辈的指导和影响下潜心探赜索隐。老师说:“每个人都一点一滴地用心于某个领域的研究,如果你的研究做得踏实严谨,也就给学术大厦作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他教导学生,要见微知著,滴水汇成水潭,毫发积聚大观,不可好高骛远。
杨老师特别强调研究基础的扎实。我入师门之后,老师每两周就会要求提交阅读书单以及近期的阅读心得,并给出针对性建议。我当时感觉学习如此密集,在选择书目、提炼观点上压力重重,却在我的坚持与老师的纠偏指导中,一点点将知识体系化,形成自我知识积累,并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得以平衡知识面与个性研究。这段经历让我获益颇多。在文献研究的同时,老师要求将研究立足于长期扎实的田野调查,广采博纳,了解他者研究视角下的理论观点。老师主张博士论文要小题大做,深钻细研,通过微观研究来进行学术积累,奠定宏观研究的良好基础;强调在广读博览的基础上,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精读。老师的用心提点,教会我学问的严谨根植于一字一句,一篇一章;教会我开阔思路,曲径通幽。
杨老师多年的国外学习和合作经历,形成了他与国际学界良好互动的基础。《现代纳西文稿语法分析和翻译》《云南藏族和纳西族的问候语研究》等十余种论著和论文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著名学术刊物发表,扩大了中国学者在国外纳西学研究的影响力。老师先后应邀到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瑞典、加拿大等国的多个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及课程讲授,还曾经到加拿大卑斯省的印第安人社区进行学术考察。除此之外,老师还下了很大功夫,主持审校和重译(部分)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博士研究纳西族的重要代表作《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以及《纳西、麽些(摩梭)民族志》等著作,将国外的经典纳西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后辈学人。
以文为伴 守望母亲文化
老师热爱行走于田野,爱在每一个季节信步去记下一树花、一泓水、一稚童……老师的一些著作、博客中,时常可见田野和生活中所见所感的点滴记录。老师说:“民族学的调研与写作让我冷静理性地审视现实,条分缕析地做研究、考证,而文学的写作则表达了自己心里的感性之悟和思。”以文学实录的形式写下的山民故事和个人感悟,娓娓道来,情深意切。有的考证源流,有的用诗词歌赋表达山川秀美、古迹悠悠,有的记录徜徉花海的一头幸福猪、古镇休憩中的一条藏獒,家里养过的一只小鸽子,幽默之处常常引得读者会心一笑,有的讲述大研古城的故人故事,有的怀念家人朋友,感人至深……这些雅俗共赏、流露着真情的文字结集成《杨福泉文学作品选》《丽江岁月与海外萍踪——杨福泉散文选》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老师多年来深入纳西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走遍了滇川藏纳西族分布区域的山山水水,长期的田野调查积累的一手材料深化了对纳西族社会、历史、文化和当代变迁的认识,形成《纳西族民族志田野调查实录》《寻找祖先的灵魂——融入纳西古王国》《寻找丽江之魂——融入纳西古王国》《远去的背影——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等一系列的田野所得记录和历史照片集锦。老师的田野笔记有着深深的悲悯情怀,他说:“希望这些如实记录山乡友人知识、智慧的一鳞半爪的记录,能以书籍的形式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风潮中留存于世。”
有媒体评价他是“母亲文化不倦的守望者”。杨老师看重民族学者的责任感,积极争取国际资金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人培养和乡土知识技能培训、在乡村小学里进行参与式的乡土知识教育等方面的项目,完成了“丽江纳西族民间文化传人培养的实践和研究”“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白沙完小乡土知识教育的实践”“少数民族妇女传统手工艺的培训”、扶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就学等项目,主编了云南少数民族乡土读物进校园之《听“云之南”的故事——云南民间故事中小学读本》。在多年国内外大型的学术合作项目中,杨老师形成了《策划丽江:旅游与文化篇》《云南玉龙山区域农村发展和生态保护调研》《丽江市和迪庆州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研究》等著作,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
杨老师曾如此记下自己的治学经历:“沉潜学海三十载,寻径问学度华年。跋涉山乡访野老,探究鬼神游大千。也曾漂洋会同道,论剑学术在讲坛。鸿泥雪爪是旧迹,海阔天高望远山。”不论成果多么斐然,他总是能处处尽显温和,时时勤勉自律,此真性情、真学者也。
(作者: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和璇)
来源/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