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仕暄:充分发挥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
时间:2024/5/27 9:07:33|点击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的新动能。
一、坚持以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中,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主要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就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二、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来增强劳动者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劳动对象种类和形态,创造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来促进生产力的质变和跃升。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使其具备更多专业知识、掌握先进设备并适应新型生产模式,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要通过科技创新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类别,拓展生产发展边界,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广阔空间;要通过科技创新催生劳动资料革新升级,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不断孕育出具有更高科技属性的新型劳动资料,推动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不断提高,推动生产过程向平台化、网络化、协作化转变,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力不断进步。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要依靠创新转换经济发展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产业的引擎,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要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三、着力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方式等三个方面。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作者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任仕暄)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