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罗丹、张德政|谓有云“滇”绿美来:亚洲象北上南归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涵

时间:2024/1/5 17:05:57|点击数:

  云南亚洲象的“北上南归”之旅牵动了全球目光,这群身形庞大的“短鼻家族”从栖息地西双版纳出发,历时110多天、经过13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一路北上,途经红河、玉溪直至昆明,最终在人类的帮助与引导下全部安全返回保护区。这一段人象相友的共生“传奇”,生动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与经验。万“象”始更新,共赴新征程,保护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云南实践和中国方案,正源源不断向全人类呈现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一、驯象高头跨锦蛮,碧鸡坊下万人看:“象”联物通史实中的边疆云南及其中华文化“共同体”向心力

  “驯象高头跨锦蛮,碧鸡坊下万人看。”清代云贵总督、学者阮元的《贡象诗》写实了古昆明城金马碧鸡坊一带万人空巷观看“贡象过街”的盛况。在古代朝贡体系中,大象被视为吉祥物,意喻“万象更新”,自元代以来,中南半岛上的缅甸、老挝等国向中国进贡大象,多需从云南中转。至明清两代,东南亚贡象尤甚,太和殿祭祀仪典期间,驯象排列于午门御道左右,今北京市西城区中部的长椿街,也因为贡象常经过而史称“象来街”。在今天的昆明城内,还有名为“象眼街”“宝象河”等的地名。“象眼街”即东南亚贡象中转昆明时修整的场所,竹枝词“盘江轻荫夹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千钱更赁楼窗坐,只为河边洗象来。”生动呈现了清代昆明盘龙江“大象沐浴”的盛景。在今昆明滇池流域水系宝象河一带,坊间仍流传着一则人象共生关系的古老传说:“因缺乏生产生活用水,村寨百姓生活艰辛,当地的彝族(撒梅支系)姑娘艾美为了求得水源,嫁给守护水源的大象,大象便引水过境,汇入滇池,村寨从此获得了水源和生机”……中国境内亚洲象最大的栖息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则是人象共生的热区乐土,当地傣族村寨命名也多与大象有关:如“曼掌”(大象出没的村寨)“章朗”(大象冻僵的地方)等。

  人象社会关系的生动个案不胜枚举。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传佛祖的母亲因梦到白象而受孕诞下释迦牟尼,故白象象征着吉祥、繁荣和权势。在傣族创世神话《英叭开天辟地》、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分别提到“英叭神”用象来镇天定地,足见大象在傣族信仰体系中的尊崇地位。大象在傣族的民间传说中,常以农耕助手(象耕)和战争工具(战象)的形象出现,彰显着人象之间互为依赖,彼此依仗的特殊情感连接,傣族还用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象”取代猪,将其列为传统生肖系统的十二种属相之一。栖居于热带雨林的各族人民的传统万物有灵思想认为“体型越大的动物其灵魂也就越强大”,崇象意识使得生活在丛林中的野象与生活在当地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和谐相处,人象和谐的人文脉络源远流长。当前,象文化更是成为当地文旅融合、文产开发的重要符号之一,2023年11月,西双版纳景洪市举办了首届大象国际文化旅游节。

  “吉象朝贡”的历史早已尘封典籍,而“万象更新”的美好愿景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再次上演,成为云南边疆人民心向党,回应党的光辉照边疆,同心共筑新中国的重要历史记忆。根据云南本土学者庄国祥先生的研究:“1950年国庆期间,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邀请云南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精英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观礼团中的盈江(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一带)莲山头人思鸿升为表敬意和认同,到缅甸购买了一头4岁大象准备献礼,但囿于当时的行程时间和交通运输条件,最终未能带象入京。”这则当代“贡象”的历史故事生动呈现了边疆各族人民身在边疆、心向北京的炽热情感,以及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强大向心力,成为云南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筑“共有精神”家园的有型、有感、有效的民族团结佳话。

  二、一鲸落万物,相生若鹏举:“象”往的世界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践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身躯庞大、四肢粗壮、耳朵宽大、长鼻灵巧,巨型象牙颇具特点。它们是典型的群居动物,象群通常由具有血缘关系的雌象和幼象组成,最年长的雌象担任首领带领象群迁移、觅食和休憩。亚洲象的社群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家庭、家族、氏族和亚种群4个层次,成年雌象及其幼象组成家庭,两个或多个姊妹雌象及各自幼象组成家族。云南北上南归的象群就是著名的亚洲象种群——“短鼻家族”。

  “一鲸落,万物生”。大象是雨林复合生物圈系统里重要的生物链之一。与中国西南热带雨林长时段共栖的亚洲象堪称雨林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种”,和雨林生态系统长期共生互构。为寻找新的栖息地,亚洲象群时常迁移,他们在森林中踩踏出的象道为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生态链修复的生态廊道:象脚印形成的水坑,也在蛙类、昆虫幼虫的入住下形成一个个微型生态系统。亚洲象的食量较大,每天需采食新鲜食物达150千克,在象群活动和采食的过程中,大量植物被消耗,进而促成了林地的循环再生,加速了雨林的演替,增强了固碳功能。亚洲象的食物消化率不高,其粪便残渣供养了大量昆虫并吸引了食虫鸟类的光顾,植物种子也得以传播繁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云南对亚洲象及多物种重要栖息地热带雨林的科学保护与综合利用,也在践行“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的和谐共生式现代化。“象”往的世界云南在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方面,积极建机制搭平台、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199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制度;2010年启动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试点工作,2014年实现全省覆盖;迄今为止分别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2018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普洱市江城县(2020年)建立了三个亚洲象监测预警平台。

  三、万“象”始更新,共赴新征程:保护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云南实践和中国方案

  云南地跨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处,是众多物种起源和分化的中心之一,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的美誉,生物多样性资源位居全国之首。与绚丽多姿的自然生境相得益彰的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共计有26个世居民族,25个少数民族,16个跨境民族,80%以上人口分布在云南境内的特有少数民族15个,人口3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8个,少数民族种类居全国之冠。在彩云之南39.41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上,涵养出了“三步一换景,五步一特色”的人文和生态多样性基调。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和重大职责,并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贡献着重要经验和智慧。

  在全世界亚洲象数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初创了亚洲象生态保护数字化系统,确保象群数量趋于稳定。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将野生动物栖息地划入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进行严格保护。近20年来,云南始终在探索着原住民与亚洲象资源共享、空间共生有效路径,致力于“亚洲象国家公园”体系的建构。自2015年首次提出“亚洲象国家公园”概念到2022年,云南亚洲象国家公园体系、规划、方案相继出台,实现了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的亚洲象统一区划、分区管理、联防联控。2022年8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家林草局申报设立亚洲象国家公园,拟建总面积930.44万亩,涉及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3个州(市)11个县(市、区)。亚洲象国家公园同时兼顾原住民发展福祉和全民公益性:一方面,以提升其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为主,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为全民提供高质量的游憩机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自“中国人象和谐第一村”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香烟箐村的故事,于2022年通过COP15平台分享,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原住民与亚洲象亲密友邻、和谐相生近50载的鲜活个案和生动经验。有着48年移民村史的香烟箐,主要生活着汉族和哈尼族等民族,他们从1975年迁居到景洪市大渡岗之后便与大象结下了不解之缘。香烟箐地处热带雨林深处,是亚洲象短距离迁徙和觅食的重要通道,而当地村民传统的玉米等生计作物又是大象喜爱的食物之一,逢庄稼成熟时节,象群结伴前来觅食,当地的玉米、芭蕉等作物便成为象群的口腹美味。但人象之间基于对彼此生活习性和活动习惯的了解和观照,在数十年历史“交往”过程中却渐渐达成了共生默契:大象的觅食行动始终留有余地且不轻易对村民造成伤害;而村民在确保生计持续的前提下也对大象保持宽宥和爱护。2014年,因国家政策扶持,香烟箐整村搬迁到邻近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的新寨,而他们曾经的亲密友邻亚洲象群仍会基于友好记忆和感应,追寻到新搬迁点再度“探访”它们的人类老朋友。因历史积累的人象共处、共居、共生经验,加之不断接受到野象防范知识培训,香烟箐村民掌握了一套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因此也在野象谷景区获得了新的就业岗位,如今的香烟箐村民,有在保护区管理局兼职管护员的、有在野象谷担任亚洲象观测员、厨师、水电工等的,通过实际参与大象的踪迹监测、预警、救护等工作,既维护了村落环境又保护了游客安全,新时代人象共生关系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再添新注脚。

  (作者分别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民族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罗丹,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 张德政;文章为云南“兴滇英才”项目“面向东南亚讲好云南生态故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辐射影响力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