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任仕暄、李启开: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时间:2022/11/3 9:57:13|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战略部署、重大原则,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一、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成功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借鉴性的道路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把“现代化新道路”和“文明新形态”相提并论,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使对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一方面,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紧密结合、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文明”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更加明确。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思想与实践不断彰显和强化,体现了全新的现代化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式现代化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应对世界面临的挑战、解决人类遇到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从近代饱受列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到如今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和跨越性的赶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信心;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后发国家赶超型现代化的成功范例,走出了一条未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非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设现代化的大国;中国式现代化没有步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尘,经过“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即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顺序发展,而是后来居上,走“并联式”的综合现代化路子,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多头并进、叠加发展,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使有14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步入现代化行列,一改原有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人口总和不超过10亿人的现状,深刻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和格局,这是人类历史上和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回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很多挑战和难题,超越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也超越了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苏联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现代化的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鲜明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所积淀下来的共同价值进行了科学提炼和概括,响亮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是对人类社会交往活动的理性总结,顺应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趋向,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关切,为21世纪的现代化提供了价值引领,必将开辟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新篇章。

  二、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和鲜明特质,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既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又为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繁重的任务,显示出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的独特创造,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实现十四亿中国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意味着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中国人民进入现代化行列,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其机遇和发展也前所未有。中国实现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带来广泛而深刻的世界性影响。同时,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也要求“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我们以人民立场摒弃资本立场,坚决克服西方现代化“少数人富裕、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弊端,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不是养懒人,陷入“福利陷阱”,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努力、共同奋斗、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共建富裕”;共同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没有差别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将其视为一个长期历史过程,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分阶段、有适度差距的全过程“逐步富裕”。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既要求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求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文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把“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促进“两大文明”比翼双飞、同频共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从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而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现代化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能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老路,而是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奋斗。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两大价值理念,也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奉行扩张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侵略、殖民、掠夺等方式率先完成现代化进程,长期占据着国际话语主导权,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新路。这既是传承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兼济天下传统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中国爱好和平,“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的再次宣示。走好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意味着中国将致力于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而实现了现代化后的中国更将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三、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系统深刻的论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为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科学概念铸就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一个9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和广阔海洋、有56个民族、有超大规模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如何实现全面现代化?这是历史、时代、人民交给中国共产党人的考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孜孜不倦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的“赶考”路上,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中国国情出发,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理念、政策、策略,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在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空前奇迹,科学回答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过社会的现代发展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和超越,它是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替代资本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化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范畴内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第四、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拓宽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空间,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要求,为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好发挥党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等政治机制作用,凝聚不同民族、宗教、党派、阶层人士的共识,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直接民主的制度工作体系;要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政治民主与治理民主更好地统一起来,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第五、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现代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在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中,既要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要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一起实现共同富裕。

  第六、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同时,共同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平均富裕、同等富裕,不是所有地区、所有家庭、所有个人都在相同时间实现同等程度的富裕,不能搞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先后、分步骤、分层次、分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从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后,分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要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带头致富,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第七、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现代化道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奋斗。

  第八、中国式的现代化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

  第九、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把握人类发展的规律,立足中国大地,打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路径依赖,蹚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为人类社会整体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途径。越走越宽广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

  四、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分别从未来五年、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系统的战略部署。

  第一、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安全更为巩固,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平安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步: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二步: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牢牢把握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些重大原则是对以前探索经验的总结,是对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面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新境界。

  第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十年创造的伟大成就、实现的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让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第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我们要“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等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呼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前进道路上的不竭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报告从经济、科教、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对深化改革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系统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第五、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各种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将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更将前所未有,不仅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因此,我们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执笔: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任仕暄;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李启开)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