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要闻

以纳麒院长为团长的学术代表团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

时间:2008/11/4 10:30:16|点击数:

 

以纳麒院长为团长的学术代表团结束了对俄罗斯的访问

 

    以纳麒院长为团长的云南省社科院学术代表团,于2008年10月22日至24日,参加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举办的十七届世界学术年会:“中国、中华文明与世界: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温家宝总理即将访问俄罗斯之际,俄罗斯科学院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俄罗斯汉学家与中国学术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对中国感兴趣的企业家、政治家的聚会。

    在会上,纳麒院长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发展战略》的报告,从哲学的角度,高度概括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所走过的发展历程和模式,解读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作用,分析了中国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精辟地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广阔的前景。纳麒院长充满激情的演讲和精辟的分析,感染了所有在座的学者、企业家和政治家们,获得长时间满场鼓掌。

    任佳副院长也做了《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沿边开放的促进》的报告。任副院长介绍了中国云南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云南与邻国的教育合作、云南与邻国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毗邻地区的反贫困合作。她指出,中国西部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本地区经济发展、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需要。中印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在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与南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实现“三大市场、两大洋”的沟通和交流,为亚洲的繁荣与稳定奠定基础。任佳副院长的报告获得了俄罗斯同行的广泛好评。

    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就。以纳麒院长为代表的学者,再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展示了云南省社科院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确立了我院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的地位和优势。同时,利用国际会议的平台,宣传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这次访问,促进了中外学者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我院达成意向,双方期望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将开展学者的交流、学术期刊的交换、定期举办学术论坛等活动。

                                                院办国际交流部

                                                2008年11月3日 

 

以纳麒院长为团长的学术代表团结束了对俄罗斯的访问

 

    以纳麒院长为团长的云南省社科院学术代表团,于2008年10月22日至24日,参加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举办的十七届世界学术年会:“中国、中华文明与世界: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温家宝总理即将访问俄罗斯之际,俄罗斯科学院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俄罗斯汉学家与中国学术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对中国感兴趣的企业家、政治家的聚会。

    在会上,纳麒院长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发展战略》的报告,从哲学的角度,高度概括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所走过的发展历程和模式,解读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作用,分析了中国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精辟地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广阔的前景。纳麒院长充满激情的演讲和精辟的分析,感染了所有在座的学者、企业家和政治家们,获得长时间满场鼓掌。

    任佳副院长也做了《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沿边开放的促进》的报告。任副院长介绍了中国云南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云南与邻国的教育合作、云南与邻国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毗邻地区的反贫困合作。她指出,中国西部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本地区经济发展、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需要。中印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在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与南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实现“三大市场、两大洋”的沟通和交流,为亚洲的繁荣与稳定奠定基础。任佳副院长的报告获得了俄罗斯同行的广泛好评。

    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就。以纳麒院长为代表的学者,再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展示了云南省社科院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确立了我院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的地位和优势。同时,利用国际会议的平台,宣传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这次访问,促进了中外学者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我院达成意向,双方期望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将开展学者的交流、学术期刊的交换、定期举办学术论坛等活动。

                                                院办国际交流部

                                                2008年11月3日 

 

来源/作者: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