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两国媒体、智库专家代表就增进交流建议——凝聚力量 合作发展
时间:2022/1/6 9:50:21|点击数:
缅媒体双城论坛现场 本报实习记者 胡妤雅 摄
2021年12月22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协办的2021中缅媒体双城论坛在昆明举行。
从讲述民心相通到传递真实信息,从创新合作方式到建立互信基础……论坛开幕当天,在以“媒体和智库合作在中缅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上,中缅两国媒体、智库等领域的专家代表围绕“媒体如何增进中缅民间交流”“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媒体及智库合作”2个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在做好中缅民心相通的传播者、人文交流的促进者中,两国媒体人、智库专家凝聚力量、携手同行。
讲好胞波故事 增进民间交流
相知、相亲、相融……讲好中缅胞波故事,要从增进民间交流开始。
“无论国籍、民族和社会,人心向善是共通的。”缅甸《金凤凰》中文报总经理梁艳华在发言中提及,缅甸人乐善好施,中国爱心人士数量也十分庞大。梁艳华建议,缅中媒体需要将报道视角更多地投向两国的社会民生。在讲述慈善正能量故事、励志人物故事中,让两国的更多读者更全面了解彼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心相通。目前,缅甸新媒体发展正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短视频新闻受到了当地读者的欢迎。“依托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传播方式,我相信缅中媒体在讲述民间故事时,将不断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缅甸政治学会会员、中缅经济走廊智库专家钦貌索表示赞同。“缅中两国媒体、智库为促进民心相通、深化交流合作赋予了无限动能,尤其是在塑造公众舆论、推动两国基础设施联通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钦貌索认为,媒体对增进两国民间交流的作用非常关键,缅中媒体人士需要携手同行,努力做民心相通的传播者。
“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搬不走的邻居。”江苏省东南亚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中心高级研究员、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成汉平在发言中多次提及这句话。他表示,中缅两国媒体、智库应广泛凝聚共识,加强沟通交流,为增进双方的民间交流搭建桥梁。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缅甸研究所所长雷著宁表示,中缅媒体、智库肩负着重要社会责任,需要为两国带来更多正能量。一是通过双方的各种媒体渠道,把中缅友好声音更好地传播出去;二是通过智库学者间的交流合作,将惠及两国民众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并让他们切实受益。
近年来,中缅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驶上了快车道,国际民众对双方合作十分关注。尤其是在中缅边境地区,两国边民交往越来越多。新华社《环球》杂志编辑黄红华表示,媒体人有责任、有义务向两国民众传播两国边境地区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友好故事。
及时传递信息 增进相互理解
互动、互信、互享……发挥媒体的重要作用,要客观、公正、准确地传递信息。
缅甸记者协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缅甸曼德勒新闻周刊责任编辑巴乌从事新闻工作已有15年,他曾4次到访中国,结交了许多中国的媒体朋友。在疫情下,巴乌认为,缅中媒体应真实客观地报道两国合作;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增进两国民众的理解。
梁艳华建议,缅中媒体应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程度,避免负面信息、假消息的广泛传播。中国媒体在获取相关资讯后,第一时间与缅甸媒体进行分享;缅甸媒体也将获取到的信息,及时与中国媒体进行分享。
雷著宁认为,中缅两国媒体、智库等领域人士对相关问题展开交流后,要把正确信息及时传递给民众,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两国媒体更应发挥正面引导民众的作用,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未来合作和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推动创新合作 强化宣传载体
“疫情阻碍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但我们要克服疫情影响,强化互动交流,不断增进相互理解。”中缅参会嘉宾怀着共同心愿,“我们殷切地期待着两国媒体和智库交流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双方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德宏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湛禄建议,要加强中缅媒体合作,双方主动扩大选题范围,积极拓展报道内容;改变传统合作方式,将一些线下合作迁移到云端,让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发力,探索运用新手段新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强化宣传载体的建设。
缅甸记者协会副秘书长、Glamour(Swalmat) 媒体总编辑扎亚邈开对此表示认同,他曾经多次受邀到中国参加缅甸记者研修班、澜沧江—湄公河国家新闻官员及媒体记者培训等交流活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我们两国媒体从业者加深了相互了解。”在扎亚邈开看来,缅中两国的媒体合作前景广阔,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中国在新媒体技术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而在赋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中,技术可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他建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缅中两国可通过线上形式创新开展媒体记者研修班活动,并围绕新媒体技术应用、媒体融合等议题展开专业交流,分享相关发展经验。“目前缅甸媒体行业处于振兴阶段,需要中方大力帮助和支持。”扎亚邈开说。
沟通民心民意 建立互信基础
此次论坛以“建立互信强化互动——中缅媒体合作走向未来”为主题,“互信”是中缅参会嘉宾提到的一个高频词。乘着中缅媒体未来合作的大船,通过沟通民心民意,双方建立互信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就应该坦诚相待;我们要想助力两国关系发展,就必须建立互信基础。”缅甸旦巴迪巴研究所主席钦佐温在论坛上发自肺腑地说道。
钦佐温最近关注到,缅甸中央银行宣布在中缅边境地区可直接使用人民币与缅币进行贸易结算。在他看来,缅中两国在开展经贸合作中长期建立了互信基础,因此双方又收获了这一大合作成果。他建议,在目前疫情形势下,两国媒体、智库需要真诚相待、互通有无,共同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常态化合作。
中缅媒体交流合作和智库对话应该紧紧围绕两国民众开展。关于如何在增进两国民心相通中建立互信基础,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院长孔鹏认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各种媒介的大众传播,无疑是沟通中缅两国民众心灵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与缅甸朋友的聊天中,孔鹏了解到,中国影视剧一直深受缅甸民众的欢迎,大家茶余饭后还会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在疫情下,中缅媒体、智库应将更多的中国优秀影视剧引进缅甸,加上缅甸语配音、字幕,让缅甸观众通过影视剧了解中国的新发展、新成就,从而进一步增进他们对中国的认识。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缅记者王悦舟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中缅携手抗疫,演绎着别样的胞波情谊。他期待疫情早日结束,两国媒体、智库的朋友们在建立互信中能亲密相拥。
来源/作者:云南网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