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社科视窗

专家学者聚昆研讨《格萨(斯)尔》统筹保护与传承

时间:2019/11/7 14:36:06|点击数:

  11月6日,全国《格萨(斯)尔》统筹保护与传承(云南片区)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云南社科院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格萨(斯)尔》保护与传承。


  《格萨(斯)尔》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篇幅最长、内容浩瀚的活态史诗传统,由中国藏族和蒙古族等民族共同创造,藏族称为《格萨尔》,蒙古族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2009年,史诗《格萨(斯)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石高峰介绍,云南是《格萨(斯)尔》的重要流传地区,与全国其他藏区相比,云南具有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密切交融的特点,这也使得《格萨(斯)尔》成为了云南藏族、普米族、独龙族、白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共享的精神财富。

  研讨会上,多数专家学者提及许多艺人相继离世,应抓紧时间收集唱本记录及解释、白话版的故事等。

  石高峰建议,如今已经是大数据时代,要尽快建立大数据库,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保护传承下去。

  云南财经大学陈孟云教授谈了《格萨(斯)尔》进校园的现状。她说,《格萨(斯)尔》的说唱艺术、唐卡艺术已经嫁接到云南财经大学神话史诗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中,很多学生惊讶,“从来不知道中国还有英雄史诗”。她建议科研院所可以与高校合作课程开发,让史诗真正活起来。

  纳西族学者、云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杨福泉认为《格萨(斯)尔》和纳西族的东巴教、本教之间的联系,还应该深入研究。建议梳理云南《格萨(斯)尔》研究的简史、逐渐衰落的原因,重视传承问题。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表示,《格萨(斯)尔》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云南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格萨(斯)尔》抢救与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如何通过保护传承这一史诗传统更好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整体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研讨会为期一天,由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民族文学研究所承办。

 

来源/作者:中新网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