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摘要

时间:2018/11/29 11:39:48|点击数:

  “美好生活”观念演进之40年

  魏传光

  摘要: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史,改革推动了生活观的变革,开放催生了生活观的解放。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认识呈现出从生存、享受到发展层次逐渐递进的特点。概括来讲,在全面改革开放阶段,“富裕生活”是当时中国人民主要的和普遍的“美好生活”诉求;在深化改革开放阶段,“美好生活”主要是指优化生存境遇、提升生活品质、丰富生活内涵的“高质量生活”;而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以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聪明才智、彰显价值意义、获得尊重尊严为内核的“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中国人民“美好生活”观念演进的过程,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与全面进步。

  经济体:改革开放之企业管理破困40年

  高树华  张文松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体制度”经历了“混合所有制”到“一体化”的飞跃,“体”是企业确立自我判断的积极进取的义理诠释机制,是国家、集体以及企业的同构,经营管理与经济体就好比建构企业管理建模机制,因此,“经济体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确立了中国产业崛起策略,提出“经济体”“发展带”“共同体”制度命题。针对“企业管理经济体建模”可以破解企业管理发展策略及制度命题的难题。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李卓  左停

  摘要:基于国内既有研究成果,系统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民工研究关注的核心议题及其进展,主要包括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与城市化等议题。在此基础上,深刻反思造成农民工问题的制度原因,认为造成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便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性高度来把握和认识农民工问题,坚决破除造成农民工发展障碍的城乡二元体制。最后,结合精准扶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讨论未来农民工研究的趋势和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云南农村扶贫开发之路

  崔江红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农村扶贫从单一的救济式扶贫向复合型扶贫发展,并探索出了“贫困治理”理念和参与式扶贫模式。在2020年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形势下,云南还存在资源投入有限与发展需求巨大之间的矛盾,贫困人群、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培育的长期性与限时脱贫的矛盾,难以消除支出型贫困和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的负面影响,考核政策的脱贫指标和脱贫时间刚性强。云南必须围绕限时脱贫与可持续扶贫,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强化资源整合利用;长效措施与短期措施相结合,提高贫困人群和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探索收入贫困型贫困和消费型贫困相结合的扶贫机制,完善政府分级负责机制,统一全省扶持奖励标准,实施“转变观念脱贫一批”方案,提前谋划项目周期长、项目推进不确定性大的扶持项目,加强第三方评估服务。

  东南亚民心相通的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周方冶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稳步推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有助于促进东南亚民心相通工作,其核心优势是有针对性的内容创作,作用定位于精英层受众的民心相通,着力方向是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在起步阶段,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面临条块分割等诸多瓶颈,有必要以国家长期项目为纽带,以权威智库为支点,以专家数据库为抓手,构建细分领域的学术共同体,推进官产学有效对接,并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积极培养新生代友华人士,发掘社交平台等新媒体作用,扶持海外新兴学术机构。同时,要构建高效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使之成为激励和考核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

  建立一种街头官僚的政治理论:主题演进、概念愿景与理论整合

  董伟玮

  摘要:街头官僚研究的主题演进是在行政议题中不断发现政治意义的过程。作为一种新的理想类型,街头官僚为传统官僚制底层补充了政治分析视角,进一步揭示了官僚制本身所蕴含的政治化倾向。从理想类型的完备程度上来说,街头官僚与官僚制相比在解释力、体系化和权威性上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学者们搁置了理论整合这一重大任务。沃尔多从美好生活、行动准则、谁应统治、权力分立和集权分权五个方面重新阐释了公共行政理论,揭示出其政治理论的属性。借助沃尔多的分析框架,紧扣上述五个问题,将街头官僚理论的描述性因素及其规范性建议进行比对,进而对更广泛的街头官僚研究结论进行重新阐释,一种街头官僚的政治理论将得以初步呈现。最终,围绕上述五个方面,街头官僚的政治理论的现实意义将在改善街头官僚行动的实践中得到凸显。

  地方警察行政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进路

  刘琳璘

  摘要:警察行政是连接政府、私人企业和市民社会组织三类治理主体的主要桥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中作用凸显。中国“条块结合”体制下扁平与垂直交互结合式的地方警察行政治理结构,存在着权力配置模糊不清、利益关系冲突失衡等问题。故需结合地方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要求,借鉴域外实践经验,厘清当前地方警察行政在治理结构、权力配置与利益关系等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从横向重组、纵向分权双向架构现代化的警察行政治理框架,通过整合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全面构建文化、制度、财政多层次治理防控保障体系,不断推进地方警察行政治理的现代化改革。

  司法责任制改革基本问题研究

  马骏  马翔

  摘要: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在各项司法改革举措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完善司法责任制对于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司法责任制改革必须以促进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引领,以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目标。司法责任制的核心要义是遵循司法活动规律,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司法责任的判断,应当以裁判行为是否合法、裁判结果是否正确为依据。落实司法责任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深化综合配套改革。

  超越“超绝的心灵学”——探索儒家心灵哲学开展的新路径

  李海超

  摘要:儒学现代转型的任务,不仅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伦理学与政治学,更根本的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心灵哲学,实现儒学心灵哲学的新开展。新型儒家心灵哲学的开展应在“显相论(本源论)摄实相论(本体论和广义知识论)”的思想视域下展开,以显相观(本源观、真情观)为根本思想方法,主张“知识出于真情,用于真情”。这种新型的儒家心灵哲学将不再是以先天德性为基础、以实现心灵超越为目标的“超绝心灵学”,而是以本真情感为基础,注重研究常人经验心灵之性质及其伦理、政治应用的经验心灵学。

  论儒家友道的德育意蕴

  揭芳

  摘要:儒家友道蕴含深厚的德育意蕴,它强调朋友在个人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未有不须友以成”为德育理念;以朋友互相增益和成就彼此的德性与人格,共同推进“道”的弘扬,促进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德育目标;以朋友共同讲议道德学问,互相以善道相责相勉为主要的德育方法。在当代,它既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提供方法上的指引和借鉴,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理论上的丰富和深化,并增强其历史文化底蕴。

  “吾丧我”与“庄周梦蝶”

  ——从《齐物论》看庄子对“我是谁”的终极追问

  谢青松  赵娟

  摘要:在《齐物论》中,庄子对美与丑、是与非、好与恶等世人所热衷的问题展开辨析,指出所有的争辩和评判只是依据立场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幻觉。道家强调“道生一”,亦即存在本身(“道”)是一元的,而现象世界表现为二元对立。庄子劝诫世人止息俗世间的无谓争辩,超越二元对立之局限,提倡用心去观照自身,进而认识那个本来的自己(亦即一元之“道”)。庄子《齐物论》中的“吾丧我”与“庄周梦蝶”之寓意,实际上是对“我是谁”的终极追问,而认识自己,寻找自己,回到自己,安住于自己,乃是庄子哲学的终极指向。

  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一致性关系研究

  刘海英  王殿武  谢建政

  摘要: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不仅是“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还关系到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安定。明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是评价中国现行粮食政策能否有效带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粮食增产对于粮食主产区农户增收有正向作用,二者存在一致性。从其他影响因素来看,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相较于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增收帮助更大,粮食进口量扩大没有损害中国种粮农户利益,投保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城镇化建设对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无显著影响。有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配套措施,使种粮农户的收入进一步提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家庭农场的作用与启示

  肖望喜  张彩霞  陶建平

  摘要:家庭农场的经济学特征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具有诱致性技术变迁、家庭成员分工专业化与激励机制等比较优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家庭农场可以发挥多种积极的作用,其中包括:以市场为导向改善农产品供给结构,促进农业产业体系整合与“三产”融合,推动农业生产技术与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家庭农场的经济学特征及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表明其具有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元目标的动力和条件,他们是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因此,有关部门应多措并举,大力促进和保护家庭农场的发展,使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春明  郝庆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安全、营养、保健的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国家大力支持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互联网在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些因素为绿色农产品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绿色农产品在生产企业总数、产品总数、种植面积等方面都呈增长趋势,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其快速发展的问题,其中包括互联网技术在绿色农产品生产环节应用普及度不高,互联网技术在绿色农产品生产监管方面的作用不明显,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发展遇到瓶颈,绿色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程度不高,绿色农产品营销观念不到位,等等。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营造绿色发展环境,构建政府主导型绿色农产品智慧供应链,通过打造区域品牌加速绿色农产品推广,加快互联网人才梯队建设,大力推广互联网技术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和营销中的运用。

  论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作用

  陈丽莎

  摘要: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而提出的两个重大战略,尽管两者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但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了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必须统筹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两者的关系,以城镇经济反哺和带动农村经济,以城镇化战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合作,实现城镇利益和乡村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主体利益的多赢。

  明清沅江流域楠木使用、管护技术及其影响

  马国君  李红香

  摘要:楠木树干通直,质地坚韧,耐腐蚀,纹理致密,为宫廷、皇陵、造船以及高档生活用具的重要优质木料。明清以降,随着北方林木大规模蓄禁,沅江流域的楠木林引起了朝廷和民间重视,一时采伐大盛,最终引发了合适楠木告缺,诸多楠木产地今天仅留下楠木沟、楠木冲等地名。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司治理时期,沅江流域各族居民早就开始人工管护楠木林了,形成了一整套林木采伐、管护的本土知识,在维护楠木林生态稳定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因此发掘其本土知识,可以直接服务于中国人工林营林管护以及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

  西藏芒康县和青海囊谦县两地传统晒盐技术的比较研究

  李何春

  摘要: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因此,制盐技术的分析对于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变迁尤为重要。人类大多通过煎煮法和晒盐法获取食盐。川滇地区普遍使用煎煮法,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多采用晒盐法。然而,分布在澜沧江上游流域有几个重要盐场,即青海省囊谦县境内的8个盐场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的盐井,受艰苦的调查条件所限制,对其盐业技术研究的成果凤毛麟角,比较研究更是空白。对两地盐场的调查资料表明,二者从取卤的方式而言,实为井盐,制盐技术采用晒盐法。

  彝族驯养马匹的传统知识与技术研究

  耿中耀

  摘要:马在彝族的历史文化建制中曾占据着重要地位。彝族善蓄良马,并有辉煌的养马业历史。史料和田野调查资料表明,彝族用父子连名、近亲繁殖、赛马等制度培育优质马种,并用多种具有鲜明本地特征的方法训练马匹,还通过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和发展农牧兼营生计来保证马匹的养育。在当代中国养马业已极度萎缩的背景下,借助汉文典籍、彝文文献,以及田野调查资料,复原古代彝族驯养马匹的具体操作规制,探明其文化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确有其现实性和紧迫性。

  论香港法院基本法解释权的制约机制

  ——《香港基本法》实施20周年后的反思

  谢宇

  摘要:中国香港回归以来,香港法院通过行使基本法解释权,多次试图为司法权拓展更大“疆域”,挣脱来自中央和特区内部的束缚,这使得对香港法院基本法解释权的制约成为必然之举。然而,香港回归以后,原有制约机制被摈弃,新制约机制难以实现长效制约。尽管中央在与香港法院围绕《香港基本法》解释的博弈中取得了诸多成就,但香港法院基本法解释权的制约机制仍存在制度性风险,中央全面管治权还可能再次被侵蚀。因此,要把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与保障香港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香港基本法》正确实施,有必要完善香港法院基本法解释权的制约机制,即明确以依申请释法为主、主动释法为补充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二元模式;在依申请释法中,增加行政长官作为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的法定主体;在个案中,形成三种释法路径的优先次序。

  宪法涉海条款比较研究

  熊勇先

  摘要:宪法涉海条款是调整涉海宪法关系的宪法条文,域外宪法涉海条款主要采取了国家权力表述模式,并在宪法总纲中注重领土主权与资源主权表述模式的结合,表述模式直接影响了宪法涉海条款的具体内容。受立宪时机、地理位置以及海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域外宪法涉海条款的表述方式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借鉴域外经验并充分考量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中国应当确立宪法涉海条款,从而为统摄海洋立法和维护海洋权益提供支撑。

  高等教育PPP模式的法律规制研究

  黄辉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及运行模式的变化使得PPP模式成为公共治理的新模式,该模式已在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等领域粗具规模。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关键期,亟需在现有的教育体制框架内引入新的教育发展模式,而具有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PPP模式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尚且不足,以及尚未出台统一的PPP模式的规制立法和教育领域PPP模式的专门立法,使得教育资源充分配置和瓶颈突破缺少制度和立法上的依据。回应教育改革的时代问题,充分发挥PPP模式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对高等教育PPP模式的法律规制进行理论探讨,在厘定高等教育PPP模式的内涵界定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高等教育PPP模式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并为立法完善提供相应对策。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魏晓冉  平章起

  摘要: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演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表征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冲突:社会结构性变革导致了阶级、阶层矛盾冲突,青年主体性丧失与个体发展失衡反映了青年心理的矛盾冲突,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形成了青年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不断更新的媒介技术凸显了后现代主义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碎片化”“部落化”“异质化”的矛盾结构特征。解决网络青年亚文化反映出的社会矛盾,要以构建统一性文化为目标,转变只讲对立的矛盾处理方式,变革社会本位的矛盾治疗范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引领。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反思与提升

  吴江  范炜烽

  摘要:经过10年的发展,“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在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也面临发展困境。客观总结、反思、优化“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成为重要研究议题。系统梳理“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产生背景、研究历程和理论基础,总结其创新价值、实践意义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急迫且突出的问题,从而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对推动“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良性发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论虚拟社会自由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理性向度

  孙秀成  韩璞庚

  摘要:基于技术构造而生的虚拟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生存体验。理想的虚拟社会应是人类自由发展与科技进步同向而行、互补互促的社会,但创新科技的无限制应用却可能导致人类追求自由的结果走向其目的的对立面。实现自由发展与科技进步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应该在深刻理解自由涵义的基础上遵循实践理性的向度,注重科技应用的内在精神驱动与价值追寻,以实践之中的正当性作为理性判断的核心标准,进而再建构虚拟社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

  想象视域中的二律背反:论晚清小说的现代性面向

  王成

  摘要:文学现代性是在文学自身发展流程中出现的与前现代文学的异质性与反叛性特性,晚清小说于一种想象视域中体现出二律背反,即反抗传统又同情依赖于传统的文学现代性。叙事想象历程中于反抗中对个体命运的焦虑、绝望中对民族命运的怨恨的双重现代性体验;通过文本内外的符号创造于延续传统的同时,体现出对传统的突破与反抗,这是晚清小说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呈现与发展理路。晚清小说现代性本身是充满矛盾张力和不成熟的,其文学现代性的杂糅与不纯粹,以及现代性的乌托邦色彩、人的现代性开启与遮蔽、文本现代性的缺失等等,似乎预示着晚清小说现代性仍然只是一种“在路上”的言说。

  20世纪前期传人型词选的编纂及其词学史意义

  彭建楠

  摘要:20世纪前期的词坛继承了起源于南宋的传人型词选的编纂传统,并将之作为总结词史“光荣结局”的主要方式之一。词学家发挥传人型词选因词以存人的文本功能,收录大量词家,同时也通过聚合词人词作的方式记录清代以来词体中兴的气象。综合性的断代词选凸显了清词的整体成就;续补型词选印证了近代词坛以词证史的创作风气;乡邦词选反映了从处于词坛中心的吴中、浙西,到词坛边缘之云南、福建等地区各具特色的词学发展轨迹;女性词选体现了清代以来女性词人创作愈趋繁荣的趋势。这一时期传人型词选的编纂者也吸收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学术方法,将传人型词选的编纂理路与词史之研究批评相结合,以选辑词人词作的方式进行词学批评史实践,勾勒词史发展脉络。传人型词选的编纂成果不仅有助于近现代词史研究,也体现了词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因革。

  现实与学术视野中的文化认同

  编者语

  由郑晓云研究员所著的《文化认同论》是199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的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第二版出版的时候根据出版社的意见改为现书名,又经过不断的补充形成了第三版。该书从文化认同的内涵、学理、机制到具体的现实问题,对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该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文化认同问题研究的学术专著,出版以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代表着中国学术的一种现代性研究。该书自出版截至2018年被公开出版物引用了432次(据百度学术),目前每年仍然被不断引用,是一本高引用率的学术著作。该书所提出来的文化认同的定义已经被学术界广泛接受,推动了中国在文化认同领域的研究。在当代,文化认同仍然是一个活跃的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社会生活乃至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在《文化认同论》第三版出版之际,本刊邀请了部分专家从文化认同在当代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当代文化认同的特征、文化认同与国际关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研究的重点关注等方面进行了笔谈。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陈慧妮 责任编辑:代丽